當時在台灣念宗教研究所時,恰巧有一些轉世仁波切在當時當地傳法。在台灣一般草根性較强的男性稱爲“台客”。我喜歡台客代表歌手“伍佰”,同時也在台灣做客。轉世新加坡的台客就是這樣成爲我的部落格名稱。 “世間有轉世的仁波切,我只是墮入紅塵的台客...”
05 May 2011
《独立新闻在线》- 在野党突破集选区限制 新媒体激荡新加坡大选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8177.html
在野党突破集选区限制
新媒体激荡新加坡大选
作者/本刊特约汪忠良 May 05, 2011 11:40:50 am
【本刊特约汪忠良撰述】
在新加坡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回头看看新加坡执政党和在野党(反对党)如何出招接招。我观察到的是这次的大选单选区从9个增加了至12个,多个集选区的候选人人数也有减少;非选区议员也增加至9个;政府也放宽了新媒体在参与竞选的限制。
表面上增加单选区似乎加强在野党在单选区的参选机会;成绩最好的9位在野党败选参选人也可以当上没有投票权的非选区议员,这些变化仿佛对在野党有利,但是其实未然。在12个单选区中,只有4个单选区维持不变(包括2个在野党选区),先前的5个单选区被并入了其他的集选区,而新增了8个新的单选区。单选区虽然数目增加,但是,这些新选区的分布,和每次选前选区的重新划分都一样,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结果。笔者个人猜测这些改变是因为执政党也知道人民对于集选区制度的反感,与其在大选期间成为在野党的攻击话题,不如先发制人做一些局部性的调整,增加单选区的数目,减少集选区的候选人人数。另外一方面,很多曾在外国名校留洋的专业人士,或者曾经为新加坡政府服务或者曾是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的精英分子,在这届大选选择加入在野党,使到野党在这届大选实力加强。结果是在野党根本也不把集选区当成主要政治议题,而是直接献身突破集选区的限制,挑战集选区。这届大选在野党的两位议员刘程强和詹时中先生直接挑战集选区。
执政党增加非选区议员,本来是因为人民希望在国会里需要有反对的声音,它的如意算盘是以为可以让选民会优先选择执政党,以便落选后的反对党候选人以非选区议员的身份留在国会里。两位现任的在野党马上见招拆招,也先后表示即使落选有资格也不愿意接受非选区议员的职位,打破执政党的如意算盘。
至于新媒体,在这次大选更是一个不可以档的风潮。很多网站和社交网站不受到地区时间的限制,加上手机网络服务在新加坡的普遍。新媒体便成为现今社会传达讯息的工具,而世界各地的很多非官方的民间讯息就是由这个管道传播开来。在野党或者任何团体大可在国外设立网站,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转载外国的评论,而不受政府的限制,这次大选虽然宣布对于新媒体的限制,但是其实是对于新媒体的无可奈何。现在比较受到新加坡人欢迎的公民网站为“网络公民”(The Online Citizen)和“淡马锡论坛”(The Temasek Review)。
主流传统媒体为了抢夺这次大选的报道,因此都加入新媒体的潮流。除了加入很多现场文字转播报道、互动的留言板、影像的上下载,竞选群众大会甚至通过网站以现场转播。在这次新加坡大选的两百多万的选民当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选民是年龄介于21至34岁。新媒体加上年轻人,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组合。笔者在网上的观察是,这次选举推翻了新加坡年轻人对于政治冷感的印象。很多的年轻选民甚至自动自发的为自己的“偶像”设立网站或版位、转发文章、表达意见、拍照上网、转发照片等等,间接推动了新加坡大选的热潮。
尽管这届大选在野党大力宣传新加坡的投票是绝对秘密的,一些年纪较长的新加坡人,仍然害怕自己投选在野党,会被执政党秋后算账。一些新移民为了要“报答”执政党的移民政策,也坚决投执政党。笔者还听到一些公务员的家属,害怕家人会因此被裁退而决定选执政党。
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加坡还是站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野党这次大选的在传统主流媒体能够发出更多的声音,但是在有些时候报道上还是偏向于执政党。记得当执政党最年轻的女候选人陈佩玲拿着名牌包包的私人照片在网络上流传,还有爆出她可能甩掉旧男朋友嫁给高级政府官员时,报刊社论就以“抹黑政治”来形容这件事情,而且希望选民杜绝这样的言论。殊不知在新加坡,所谓的“抹黑政治”根本就行不通,很多所谓的“抹黑政治家”不是被告得破产,就是逃离新加坡。“抹黑政治”在新加坡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而且,这些照片言论如果有造假或者抹黑,作为政治人物应当有准备应对的方式。而不是等执政党的部长级人物出来讲话。我能否信赖这样的国会议员为我在国会里发声呢?这样的社论到底讨论必要性在那里呢?
就如前面所提,这届大选跟之前一样,执政党都是由部长出来领导集选区,所有问题常常由各个部长轮流发言。执政党其他个别的候选人提出来的都是老生常谈的组屋或者电梯或者社区翻新计划。反观在野党有些重量级的候选人不但提出经济政策,还不断的反驳执政党提出的论点,在野党有些年轻没有经验的候选人,虽然提出的论点没有分量,但是至少他们敢于尝试,而且多尝试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一些政见,这是执政党比较缺乏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大选切切反映了执政党集选区制度的问题。虽然执政党在之前的多次大选,因为集选区制度获得了很多次的胜利,但是执政党议员却没有经过大选的洗礼,没有被大众公开检验,所以缺乏选举的作战经验,而且很难虚心接受人民的检验。笔者认为,执政党之前集选区不战而胜的轻松,恰恰就成为了这次大选执政党的一个最大的难关了。
Labels:
singapore,
好介紹,
政治politics,
新加坡,
新聞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在狮子城居住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有选举的感觉就只有这届。呵呵。。。
ReplyDelete我今年42岁,我还是第一次投票选议员咧...
ReplyDelete无论如何,这还是个好的开始。:)
ReplyDelete6这个数字,真的是一个好的开始。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