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May 2007

有用,還是沒有用

 

20070525 病房志工隨記

今天去當志工的時候,因為病需要在病房照X光,所以護士要我到別的病房借鉛屏,就是鉛做成的屏風。我推著兩片重重的鉛屏,突然發現我第一次正在做著所謂“有用的事情”,而不是在陪著病人閒著,這種“沒有用的事情”。

我們被教育得把所有的東西都功能化了,任何東西都可以納入所謂“有用”和“沒有用”的範圍裡。更擴大來說,所有的東西都有他的價值,他的意義,他的標籤。而東西列入定義範圍內,這個便成為金箍罩,緊緊地把東西,更誇張的是,把我們的思想罩著了。然後,很多的口水戰便就是這樣的形成,以捍衛自己和別人不同的定義,捍衛自己的堅持。

在病房裡,志工心裡常常想做“有用”的東西,常常想幫助病人,這樣常常使自己的心情急迫,急著想找事情做。或總覺得陪病人聊天,或者自己呆呆的坐在那裡看著病人是“沒有用”的。深度的陪伴是需要進入病人的世界,至少是嘗試進入病人的世界裡。那天志工聚會才理解到把empathy這字翻譯成“同理”和“共感”是不同的。“同理”是你還是第三者,而“共感”是你似乎已經感受到他的感受,你已經漸漸彷彿不是第三者了。我還是不是很了解所謂深度的陪伴,但是,我覺得在病房裡,把自己的思想和腳步放慢,然後不去想什麼是“有用或沒有用”,是非常關鍵的起步。因為“有用或沒有用”是應該以病人(或家屬)的角度去看,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看。說句難聽的話,我們幫助人不可能就是自己在那裡自己爽而已。

話說回來,今天見到GP(病人的小朋友),他問我HY姊姊(志工)呢?我想其實HY對小朋友是有一套的。後來,我和GP邊帶著晚餐和HY一起吃,HY和GP在一起還玩得蠻高興的。上個星期在志工聚會的時候,HY還為他的性格很聒噪,不能在病人的身邊靜靜地陪伴,而在尋問大家他應該怎麼办。今天他的人格特質便發揮了他的作用。其實,“有用”和“沒有用”是會因為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的。

後來,當我要送GP回病房時,GP對於這次暫時離開病房的出游,顯得有一些依依不捨,我其實想多陪陪他一下,但是有一些事情在忙,所以沒有辦法。

至於GY婆婆,他的健康狀況雖然穩定了下來,我發現他的社會反應有一些變化。他有些時候對於我相當熱情,有些時候卻沒有反應。我對於這樣的狀況不會感到有特別的感覺。而且婆婆最近還常常對著天花板看著,其實應該是說他望著天花板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其實很想花一些時間和他一起看天花板,嘗試感受一下他的世界,嘗試進入他的思維裡。zy還建議我可以把床的围欄移下來,嘗試看看婆婆看世界的角度,他說可能我們只能看到大家的鼻子。我不知道,我想試試看。

20070529 志工聚會

今天聽到一位心理師很好的看法,想紀錄下來。

傳統的療傷理論是希望家屬脫離輿亡者的依附關係,在現實中輿他人建立健康的互動關係,並回到“正常”的生活型態之下。後來的理論強調continuing bond(沒有斷掉的聯繫關係)和absent presence(臨現感,(音容宛在))。

continuing bond告訴我們生者和亡者建構的內在聯繫,是悲傷歷程的一個部份。absent presence則是生者再重要的時刻,召喚亡者如同臨現於前,以獲得無限的安慰。

傳統的諮商告訴我們,建立健康的關係,建立正常的生活型態。到底甚麼是健康的,甚麼是正常的,到底是誰的角度啊!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有用沒有用”定義世界的問題。我們不是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看問題嗎?我們不是要以當事人的福利為一切的出發點嗎?

最近學習的東西,似乎和以前學的東西反其道而馳。傳統的諮商不是告訴我們要正向的思維嗎?面對臨終者,這套方法卻已經不管用了。

用自己的價值觀,或所謂正常的標準來看人(無論是臨終者、哀傷者、當事人),完全進入不了他人的世界。我想我們真的,真的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我現在真的了解,臨床宗教諮詢為什麼要有“臨床”實習。

真的是需要臨床的親身體驗...

 

26 May 2007

in harmony 與自然共處...




20070302
花蓮市
靜思堂,松園別院

20070503--20070504
花蓮市,蘇花9號,東西橫貫8號,蘇花9號,花蓮市
太魯閣,天祥,觀原,觀雲山莊,天祥,太魯閣

20070505--20070506
花蓮市,花東9號,9丙,9號,光豐11甲,海岸11號,花蓮大橋,花蓮市
鯉魚潭,石梯港,听陽活海鮮餐廳

2007年5月她來台灣找我




24 May 2007

警察來了

20070518 病房志工隨記

今天,病房的狀況本來是平靜得很,五點的時候本應該趕著去考試,結果被一陣吵雜的聲音吸引。是因為 jz 有幻象,好像是有誰誰誰想害他,在那裡鬧,說要找警察。jz 的媽媽看到,很是傷心,我不知道應該向他說甚麼,我就是跟著他的後面走走走,他後來問我為什麼他的兒子,這樣幾天不見,他為什麼變到這樣,我不知道該回答什麼,便告訴他我不知道。後來另外一個師姑像是有告訴媽媽,這是因為是生病的關係,這不是原來的他自己。我覺得自己很差,陪伴家屬的方法,其實應該向師姑多多學習。

後來,見到 jz 的孩子,gp。本來想帶他出去小花園走走,但是又想可能他在爸爸身邊是比較適合的。第一次看到 gp 是在小花園。

上個星期當志工時,hy 突然打了個電話給我,告訴我小花園需要的幫忙,要和孩子一起玩。我去到那裡,就見到了gp,gp就像一般孩子一樣,但是他的活潑帶著淡淡的羞澀,後來我才發現這不是羞澀,而是生活的歷練,是一般小孩子不該經歷的。我便拉著 gp 坐上的小車子(其實是搬東西的推車),有時換他拉著我。

當天師父帶他去吃飯時, gp 很貼心的告訴師父餐點很貴,師父告訴他沒關係。後來又聽另一個師姑說, gp 在回家後(他的家不在花蓮),主動的打電話給師姑,告訴師姑他已經平安到家了。師姑還告訴我們,gp 向他表示,他以後長大要當志工。我想,如果不是歷練,這十歲(?)孩子會這樣懂事嗎?想到這裡,這孩子不竟然讓我心疼。而且也深切地覺得,大人其實很多時候,應該向小孩子學習,學習孩子的真誠,孩子單純的心。

zj 在鬧了鬧後,護士便請了一位警衛來,大家便告訴 zj 警察來了。gp 向我詢問,哪一個是阿彌陀佛的佛像,我便拿給他。在警察和阿彌陀佛像的護送下,zj 比較平穩了。我也趕著去考試了。

18 May 2007

輕輕地我走了...

 

星期二志工聚會時,知道yc伯伯走了,心裡一陣不捨。

yc伯伯是我在志工學習按摩的導師,說真確一點,他是我學習替病人按摩腳部的第一個實習對像。那天就像往日,我到病房去。剛好護理師/護士在替另外一個病人(gy婆婆)洗澡,我便被派去幫去幫yc伯伯按摩腳。因為身體不能排水,所以水份累積在腳底,所以腳有水腫。我們是幫忙把在腳底的水推拿到膝蓋以上。

那天看著yc伯伯腳的水腫漸漸消失,伯伯一直告訴我可以啦,可以啦,然後他還叫他的看護買果汁給我喝,但是我告訴他不用買,還一直推拿著他的腳。後來我覺得,伯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腳被我按痛了,所以才告訴我可以了。他還告訴我,他有幫人家寫大字(書法),而且從伯伯的談吐中感覺到伯伯是有讀過書的知識份子。

yc伯伯在按摩腳後,便叫看護帶他去散步。在散步的時候,他告訴我他在之前住醫院五樓時,其實已經走了一次,但是是觀世音菩薩帶他回來的。他還說當時,孩子還在周圍哭泣。而且在“那裡”有很多魔鬼,很嚇人。當我在過一陣子後,再進一步問他的時候,他沒說什麼,但是感覺他心裡很害怕。他就說他要繼續散步,並暗示我留步。這時的他,精神狀況還很好。

上個星期五,yc伯伯的神志狀況已經不太好了。看護給他喝水的時候,他說水裡頭有螞蟻。看護告訴他沒有螞蟻之後,他勉強喝了一小口了後,堅持要看護倒掉。yc伯伯後來悄悄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已經日子不多了,他說他不願意走,他不想要走,說完他又說他要睡覺,他又暗示我離開。

想不到他星期一就這樣走了...

我不知道我和yc伯伯相處的時候,是不是很粗糙。但是我覺得和他們相處,真的是要很溫柔,很溫柔。

這個星期開始,我決定有空就到病房去。想不到今天到了那裡,zy和gx就問我我怎麼知道gy婆婆下午病危,我事前其實並不知道。

gy婆婆是一個十分樂觀的婆婆。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身上雖然插滿了管子,他還是給我一個很開朗的招手。在離開的時候,他用大姆子跟我說謝謝。剛剛見到他的時候,因為他是躺向左邊,我看到看護在撫摸他的左手,我當下的感覺是,他的右手應該是比較少被撫摸。因為右手看起來有一點乾乾的感覺,我便主動去撫摸他的右手。

在那個二十分鐘裡,雖然gy婆婆沒有說話,我可以感覺到他的情緒的起伏。他其實對四周的感覺還是很敏銳,他對於聲音和動作都很敏感。因為婆婆沒有睡覺,看護希望他睡一下,但是偶爾有一些動作,或者外面有些聲音,他就張開他的眼睛。過了一陣子,他便在想東西,而且我感覺到他還想得很投入,因為他的眼神似乎很深很深,像是一個無底的深淵,又似乎很傷感的感覺。我本來想告訴婆婆不要再想了,但是一直說不出口。婆婆沒有用非語言和我溝通,我的語言在此時不知道還有用嗎,充滿符號和詮釋可能的話語,在這時候還用得上嗎?我不知道。

後來的志工服務,我到婆婆的病房時,他竟然主動握著我的手,我十分感動婆婆這樣信任我。像今天我到婆婆的病房,他還是依然熱情的伸出雙手,握著我的手。雖然我知道他今天中午突然呼吸困難,到現在還是要加強呼吸器的操作,他還是儘量緊緊地握著我的手。因為他感到皮膚很癢,我便輕輕地撫摸他貼上膠紙的臉和被插管深入的鼻子。這些部分在癢的時候,看起來都很紅,可能是因為不舒服,血液都湧到那個部分。

有一件好笑的事,當我問婆婆的看護,他吃飽了沒有,看護說吃飽了。這時候,在那裡靜靜在那裡躺著的婆婆竟然按耐不住,對我遙遙手,表示看護還沒有吃。我笑笑地和看護輿婆婆說,你可能騙得了我,但是你騙不了婆婆。一時之間,病房裡充滿了歡娛的氣氛。

看護跟著婆婆已經十個月了。今天中午婆婆呼吸很困難,看護表示他和婆婆的女兒都很心疼。看護真的表示在心的地方,很疼痛哦。可能也是這樣的原因,看護吃不下飯。

在臨走的時候,婆婆跟我招了招手,眼神裡有似乎很多的東西要說。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告訴婆婆的女兒,婆婆的表情很豐富。

寫到這裡,夜已經深了,我還沒有開始讀明天(今天)的期中測驗。但是,和婆婆的明天比起來,我的明天算什麼呢。

如果沒有大的意外,我的明天還是一天。但是婆婆的明天呢?

我們是不是花太多時間研究學問,而忘了花一點點時間,修讀我們的人生呢?或亦是去醫院當志工是我個人的逃走路線呢?

 

13 May 2007

我對蘇花高的建設表示中立,但是我反對不以長期考量的長期計畫





昨天我去了個晚會。在
六期重劃區,舊火車站,現在稱石來運轉的地方。晚會的主題是大地. 母親. 花蓮的未來。是針對蘇花高的議題而主辦的活動。

胡德夫老師的歌聲有大海的廣闊和山谷的回蕩,讓我感動。


晚會雖然是針對蘇花高的議題,但是和平時看的政治集會比起來,少了一點激昂的渲染,多了一點溫馨祥和,還有環保的概念(呼籲民眾把垃圾帶走和回收之前分發的小電燈)。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民主。


對於蘇花高的建設我表示中立,因為雖然環保是重要的,我也聽到一些在地人對於交通的訴求。有些在地人希望花蓮發展起來,能夠有很多很多的觀光客,能夠賺大錢。這些訴求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虛榮的,但是卻是他們真實的人生追求。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來打壓其他人對他們認為的人生目的。


對於蘇花高建設的詳細構想,我沒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也不會表示意見。


但是我要反對的是,不以長期的考量,進行的長期計畫;是為了炒作政治,操弄選票而呼嚨大眾的作為。


地方發展本來就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是影響了民眾民生的一件大事,應該在各方面進行詳細和平衡的規劃。計畫到底那裡會有好處,那裡會受到影響,應該全面的評估和宣導,更應該有不同的計畫對比。如果只為了倉卒的政治日程,而迅速的決定長期計畫,這是相當的沒有政治道德的。


那天在石梯港聽到一位前輩的意見便蠻中肯的,他說交通的發展是一個不可抵擋的趨勢和要求,但是應該仔細的多提一些計畫,在減少影響到環境和民生的前提下,慢慢地把交通發展起來。我覺得這樣是比較平衡的一個做法。


我覺得,其實花蓮的交通發展,應該像花蓮的生活步調一樣,和大地的母親一樣,慢慢慢慢地發展起來。


不要隨著政客在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