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May 2009

安寧病房

和太太MSN的時候,螢幕上出現了一個不太熟悉的郵址,本來想待會兒才看電郵,但是看到標題“安寧病房”,我不由自主地馬上打開信箱,看了朋友的文字,心裡一陣起伏。
 
面對死亡,我永遠無法平靜。紅白事之間,我常常不會拒絕的是告別儀式。結婚生孩子,還有週年慶和滿月酒。面對安寧病房和死亡,我常常有很多不得不的感受。她的文字如下:

今天去看一位長輩
一個認識約一年半的長者
從看她健康到躺臥在床上
要去醫院時我心裡著實十分地掙扎
我知道我一定會難過地
即使我想我在醫院不會表露這一方面的情緒
但是
我心裡頭一想
要看就要快
免得沒有機會了
我和另一位伙伴還是去了

......

......

我們要走了
我只說一句我要回去了
慣常探病後的"加油"二個字
我有意識到卻卡在喉嚨
不料我的伴伴卻說
"等你病好了,再回站上來哦!加油"
聽到這樣的話
我感到像是被人丟了雞蛋一樣
狼狽不堪
就好像在喪禮上
要家屬節哀一樣
是在安慰自己的話語

風中殘燭
讓人有無限的唏噓

與你分享這段心情
只因我們都是六桂堂的一員
我想你可能會懂的


看了朋友的電郵,我不敢說我一定懂,但是我很感謝她對我的信任和分享。下次如果還有機會去看長輩,我希望朋友也可以約我結伴而去。

祝福大家一切平安。

 

“脆弱和孤獨這些都是必定的事情,沒有可怕之說。不欺弱,不逞強,不怕來自內心的脆弱和孤獨......”

--- 日本禪師良寬

06 May 2009

YouTube - 地海傳說




剛剛在我們的地下網站聽這首歌,一半的時候網路慢下來,歌曲停止,關了電腦想去上課。室友ZY一面刷牙,一面在自己的電腦播放這首歌曲。

自己的電腦已經斷電,心裡面突然有一種震動的感覺,我閉上眼、盤起腿、聽著這首歌。歌曲結束了,室友的刷牙聲、水流聲還在響,外面的小鳥在鳴叫,心裡還在震動,開了電腦上載這首歌。關電腦,上課去……

20090428-29 花蓮、安通、南安,花蓮




花蓮9號公路南下往安通
9號公路轉30號公路(舊18號公路)至玉山國家公園南安
南安瀑布、山風瀑布
9號公路回花蓮

05 May 2009

勾起历史的伤痕 ――哀失去的圣诞岛

http://www.zaobao.com/yl/yl090505_503.shtml
勾起历史的伤痕 ——哀失去的圣诞岛

(2009-05-05)
● 区如柏

  最近笔者与家人到澳洲悉尼自由行,享受了秋天的凉意和丰盛的海鲜美食,但也勾起了对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的记忆与哀愁。

  抵达悉尼当天(4月15日),正值一艘满载数十名阿富汗及斯里兰卡难民的木船在澳洲水域遭军方驱逐时发生爆炸,酿成了有人被炸死、30多人受伤的惨剧。

  接下来几天,澳洲电视台及报章铺天盖地般报道,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难民以每人1万美元的代价,由走私的“蛇头”安排偷渡到澳洲,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船民涌入。

  澳洲政府正在忙于安置他们暂时在一些岛屿栖身,这些岛屿包括曾经属于新加坡管辖的圣诞岛,电视也出现过一瞬即逝的圣诞岛画面。

岛上有丰富的磷矿

  距离西澳城市柏斯2600公里,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以南500公里的圣诞岛,过去是新加坡管辖的岛屿,面积135平方公里,岛上盛产磷酸盐(磷矿)。殖民地政府从新马召募劳工到岛上开采磷矿,小时候曾听邻居叔叔讲述他们搭船到圣诞岛工作的故事。

  1957年在澳洲的请求之下,英国政府决定将圣诞岛割让给澳洲。

  新加坡于1955年4月举行首届立法议会选举,劳工阵线赢得较多议席,组织劳工阵线联合政府,管理新加坡的内部事务,该政府先由著名律师马绍尔出任首席部长。1956年6月,马绍尔因独立谈判不成,愤而辞职,由林有福继任。

  割让圣诞岛给澳洲之事是在林有福执政期间发生,记忆中当时林有福政府并没有抗拒这次割让圣诞岛的安排。在这项安排之下,新加坡获得290万英镑的赔偿。仅仅290万英镑就出卖了135平方公里的领土。

  当时的劳工阵线联合政府根本就看不到圣诞岛的丰富资源,反而是日本人识货,1942年日军侵占印尼后,战略目标就瞄准圣诞岛的磷矿,占领爪哇岛之后,一举南下侵占圣诞岛,夺取岛上的资源。
  由于1957年新加坡还没有自治独立,在一个贪腐无能的政府治理之下,圣诞岛便割让给澳洲了。在这之前,1955年属于新加坡管辖的可可麒麟群岛(Cocos-keeling Islands)已经割让给澳洲。

成为难民中心安置偷渡客

  庆幸的是,1959年5月30日的大选,埋葬了劳工阵线,由人民行动党领导的新加坡自治政府随即成立。近年来有关白礁岛主权的争执,政府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国际法庭上成功捍卫新加坡的领土主权,令老百姓欢欣鼓舞。

  据2006年澳洲的人口统计,圣诞岛岛上有1439人,70%是华人,20%欧洲人,马来人占10%,除了英语是官方语言之外,粤语与马来语也是民间的语言。

  今天的圣诞岛,除了岛上的居民与经济运作之外,也成为澳洲政府安置偷渡客的难民中心。抚今追昔,不胜唏嘘。期待编写教科书的专家学者,能将割让圣诞岛的历史写入教科书内,让后人珍惜国家的领土。

作者是退休新闻工作者

水资源战争

http://www.zaobao.com/yl/yl090430_502.shtml
水资源战争

(2009-04-30)
● 萨克斯

  许多冲突是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而造成或加剧的。看看从乍得到苏丹的达尔富尔,从埃塞俄比亚的奥加登沙漠(Ogaden)到索马里以及该国的海盗,一直到也门、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冲突,这些地区是一大片的干旱地区。因为缺水,导致农作物欠收、牲畜死亡、和极端的贫困和绝望。

  这样的贫穷社区,给塔利班这样的极端主义组织提供大量招兵买马的机会。政府如果不能确保人民的最基本的需求:例如安全的食水、主要粮食、和人民微薄生计所依赖的家畜所需的饲料和水,便会失去其合法性。

  在冲突频繁的国家里,政治人物、外交官和将领们在面对这些危机时,通常把它们当成政治或军事挑战处理。他们会调动军队、组织政治派系、打击军阀或试图对付宗教极端主义。

  但这样的反应却忽略了问题的根源:即帮助人们满足他们对水、食物和生计的迫切需求。结果是,美国和欧洲往往花费数十甚至数百亿美元,派军队或轰炸机去平息叛乱或对付“失败的国家”,但却不利用这些花费的十分甚至百分之一,来解决缺水和发展不足的根本危机。

  

全球须有一致应对措施 

  水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相反的,除非全球做出一致的应对措施,它将进一步恶化。最近,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世界上许多贫穷和不稳定地区的水资源平衡是多么地脆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发表了《2009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世界银行对印度(印度的水经济:面对动荡的未来)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水经济:面对枯竭)发表了论据有力的研究报告;亚洲协会也发表了一份对亚洲的水危机的概述(亚洲的下一个挑战:确保未来的水源)。

  这些报告述说的是一个相同的课题,即世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干旱地区,水供正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压力。迅速恶化的缺水问题,反映了人口膨胀、地下水枯竭、浪费和污染、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和日趋严重的影响。

  而后果是悲惨的:干旱和饥荒、失去生计、水传染疾病的扩散、人们被迫迁移、甚至公开的冲突。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许多部分,如改进水资源管理、改进技术以提高用水效率,以及由政府、工商界和民间组织合作的新投资。

  这样的解决方案我在非洲农村地区的“千年村”(Millennium Villages)见到了。这是我和同事们同贫困社区、政府和企业一起开展的一个项目,目的是探讨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赤贫问题。例如,在塞内加尔,在全球居领导地位的管材制造商JM Eagle公司捐赠了100多公里的管道,让一个贫穷社区与政府的水机构PEPAM能够联手,把安全用水带给了数万人。因为整个项目的成本效益、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高,所以JM Eagle公司和其他企业伙伴已经计划在非洲其他地区推行类似的项目。

  然而,未来的水供问题将会变得更普遍,影响富裕和贫穷国家。例如,尽管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美国在近几十年一直鼓励西南部一些较干旱的州增加人口。澳洲目前正忙于应付农业中心地带墨累达令河流域的严重干旱问题。地中海盆地,包括南欧和北非,也有可能因气候变化而面对严重的干旱。

  然而,不同地区水资源危机的确切性质,会因不同的压力点而有所不同。例如,巴基斯坦这个本来就干旱的国家,将因迅速增加的人口而备受压力。它的人口将从1950年的4200万增长到2010年的1亿8400万,根据联合国的“中期”估计,它的人口还可能进一步增加,在2050年达到3亿3500万。更糟的是,巴基斯坦农民正依靠地下水生活,而地下水因过度抽取正日趋枯竭。此外,为巴基斯坦境内河流供水的喜马拉雅冰川,可能在2050年由于全球变暖而融化。

  

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 

  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规模”内寻找解决方案,有的是在社区内(如塞内加尔的管道项目)、有的是沿着整条河流(即使河流跨越国界)、有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例如,防止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最坏影响。能够持久的解决办法需要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间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可能会很难谈判和管理,因为这些不同的社会领域,往往很少或没有任何合作的经验,相互间可能存在许多不信任。

  大多数政府在处理严重的水资源挑战方面都缺乏能力。水利部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工程师和一般的公务员。然而,持久解决水资源的挑战,需要有对气候、生态、农业、人口、工程、经济学、社会政治和当地文化等的广泛专业知识。在与当地社区、私营企业、国际组织和可能的捐助者打交道时,政府官员也需要掌握技巧和灵活性。

  关键性的下一步是把存在缺水问题的社会——例如苏丹、巴基斯坦、美国、澳洲、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科学、政治和商界的领袖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法来克服困难。这样的聚会有助于信息的分享,能够拯救生命和经济。它也凸显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应该让因收入、宗教和地理位置被分化的世界联合起来。

  

作者Jeffrey D. Sachs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地球学院院长。
英文原题:Water Wars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9

Playing For Change: Song Around the World "Stand By Me"




Join the movement to help inspire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come together through music.
http://playingforchange.com

04 May 2009

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npol/pages2/cnpol090504.shtml
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

(2009-05-04)
● 杨荣文

  五四运动在中国的现代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抗议欧洲列强在世界第一次大战后拒绝归还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和主权,中国学生走向街头示威。从北京开始,示威扩大到全国,并召唤了一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加入。

  在某个层次上,他们的愤慨指向帝国主义列强。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向德国宣战,派遣10万劳工服役于战场,条件是凯旋之时,所有德国在华租界都将归还中国。结果,1919年4月的凡尔赛和约却把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包括青岛在内,割让给日本,完全无视早前对中国的承诺。

愤慨指向自己文化的缺陷

  从更深层次而言,中国知识分子的愤慨,是指向自己文化的缺陷,为中国人无法摆脱过去,像日本那样进行现代化而产生挫折感。虽然经历了1911年走向共和的革命,中国仍然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列强的轻蔑是中国自身已然腐化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铸就了中国人集体的决心,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推翻封建思想、提倡性别平等、反对黄色文化、强调普及教育以及推崇科学与技术。这种精神灌注到了国民党和五四几年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商界领袖和报刊的主人也加入给予支持。很多报纸开始引进副刊,谈论在动乱中的新文化。这个传统时至今日,仍在《联合早报》继续存在。

五四运动对新加坡的深远影响

  五四运动对新加坡的发展,也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如果不提五四,是无法理解新加坡本身的国家主义的缘起和演变的。在初期,五四影响着所有的华社团体,包括商团和宗乡会馆、报刊、学校和学生团体以及文化团体。在当时,左倾是很自然的,因为没有一些革命热情,文化复兴是无从实现的。

  发生在中国的每一场重大事件,在新加坡都会引起反响,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新加坡都有他们的支持者。当他们在中国斗争的时候,在新加坡也发生了斗争;当他们在中国团结抗日的时候,他们在这里也团结起来,给予支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军国主义者才把新加坡视为中国战场的延伸,因而导致了灾难性的“肃清”(即大检证)悲剧。

  在二次大战以后,新加坡本身的国家主义兴起,力图使本身和中国大陆的政治分离。因为只要本地的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是靠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华人群众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新加坡的国家主义必须建立在我们社会的多元种族基础上,并且考虑我们的殖民地历史和区域现实。

  经过迂回曲折的发展,人民行动党终于在同最初结盟的左倾共产党人的斗争中得胜,引领新加坡在1959年取得自治,然后在1965年全面独立。

  经过90年,五四对新加坡的影响,在占了我国人口四分之三的华族的文化复兴中依然可见。它在殖民地时期为华人社会注入的生命力和活力,令英国人感到害怕,也对新加坡的自治和独立,作出巨大贡献。这样的精神至今依然存在于新加坡的华人商团和宗乡会馆、南大、特选学校、华文报和本地众多的文化团体之中。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

作者是新加坡外交部长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