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aobao.com/yl/yl090309_505.shtml
有心和有能力者可学方言
(2009-03-09)
● 汪忠良
我想回应贵报3月7日新闻《李资政秘书:双语政策证明有效,学方言建议行不通》关于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回应学习方言的报道。
在我个人来看,徐芳达秘书的回应是站在一个全国教育制度的角度下,看待学习方言的问题。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看待语言问题,不想让政府多年的语言政策毁于一旦的忧虑是可以了解的。
作为很多老一辈的日常使用语言,方言在很多疗养院和老人院中,其实是很重要的。语言除了作为人类实际上的沟通功能外,它联系感情作用也是不可以否认的。对于很多老人家,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沟通,能够让他们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笔者在台湾在安宁病房和护理之家进行实习,就因为我会讲福建话(在台湾称为台语),所以病人和住民的沟通非常顺利。因此在实习的时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黄美清博士身为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与双语研究部代主任,她对于语言研究和保留的热情是可以了解的。
虽然没有时常身在新加坡,我非常关心国内的课题,据我所了解,有一些组织有开办方言口语的课程。这些课程会吸引的应该是一些想要多学一些语言的人士。我手头上虽然没有统计数字,但是我相信这些人士在掌握中英语的能力应该已经达到相当一定的程度,所以对这样的人士来说,学习方言应该不会损害他们对华英文的学习。
我个人不觉得在新加坡全国性的提倡方言学习是行得通的,这可能引起政府和教育单位忧心的一些问题。而华语成为大部分新加坡华人的共同语言也已经是一件不争的事实。在不影响全国语言教育政策之下,小规模容许有心有能力的人士学习方言,然后让他们多掌握一种语言,这何尝不也是美事一件。
转载自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09_505.shtml
原新闻及相关讨论
http://clang13.multiply.com/links/item/73
集中精神加强双语教育
ReplyDelete(2009-03-09)
日前《海峡时报》一则看来不甚起眼的新闻报道,却引起内阁资政李光耀办公室的强力回应。资政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特致函媒体,重申推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倡议学习方言是愚蠢的。
有关报道引述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与双语研究部代主任黄美清博士在南大举行的语言学研讨会上的谈话,指一种语言的消失,只需一代人的时间,“虽然新加坡人还能掌握多种语言,但在40年前,我们的用语更加多元化。年轻孩童现在已经不懂得使用其中的一些语言了。只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就出现这种情况)。正当许多语言面对消亡的危险时,如肯尽力保留现存的语言并加以创造,还是有希望的。”
徐芳达的回应则指出:“许多新加坡人现在都能很流利地讲华语和英语。任何一个新加坡机构或是南大提倡学习方言,必然会损害对华文和英文的学习,而这也是愚蠢的。这也就是政府在1979年之后,在电视和电台停止播出方言节目的原因。为了不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当时的李光耀总理也停止以福建话发表演讲。那可是他自1961年以来便因不断使用而讲得很流利的一种方言。”
虽然双语教育已经推行了半个世纪,但关于应该学习方言的声音至今仍时有所闻。倡导学方言者,一般来说都坚持自己的母语是方言,因此,不能失掉这种文化的“根”。不过,现在还持有此种看法的人,相信已经不多。这些人也许本身已经具备华文华语第一语文的能力,兼又从小在讲方言的家庭里成长,对方言有一定的感情。不过,他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整个语文教育和社会语言大趋势早已发生巨大的转变。
其中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语言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华族年轻家长在家里和孩子讲英语,英语成了主要的家庭语言,这也形成不少孩子学习母语的心理障碍。不久前,资深教育工作者刘蕙霞博士就在本报言论版谈到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许多祖母们的相同经验,她们身为退休华文教师或校长,一心想帮孙子学好华语,但却发现他们不讲华语或排斥华语。
基此,刘博士奉劝年青的家长们,“你们若要子女将来成为双语人才,仅靠华文补习老师补习是不够的,还须从小习惯用华语与子女交谈,才会使他们觉得华文并不困难。”
由此可见,尽管双语政策已经实行有年,随着社会情况的变迁,它并非如一些人想象中那样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而是面对着新的艰巨挑战。因此,要确保双语政策的继续成功,我们仍须集中精神,坚持不懈地改善、加强和巩固双语教学,特别是母语教学,以及想方设法,尽可能提升我们的双语水平,确保新一代新加坡人,能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无往不利。双语政策落实不易,要收到预期效果更加困难,所以这一政策无论如何不能再受到方言的干扰,何况13亿中国人的共通语言是华语(普通话)而非任何方言,中国的崛起所将带动的也是华语而不是任何方言的兴起。
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有利双语学习和使用的大环境,如推行讲华语运动,是确保双语教育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便如此,其实方言并没有被“禁止”,公共广播频道不播方言节目,但仍有电台方言新闻和电视方言戏曲节目,而民间或政府也没否定方言的价值,有些宗乡会馆其实就应一些会员要求开办了方言班。不过,这一切都必须是在不妨碍双语教育大方针的前提下进行。为人父母者尤应认清,帮助孩子掌握英语和华语是第一要义,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谈论方言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sl090309_501.shtml
站长的话
ReplyDelete(2009-03-09)
对那些一出世就跟父母学讲方言的人来说,方言是他们的“母语”,因而也有特殊的感情。对大部分在双语教育底下成长的年轻一代新加坡人来说,这种“母语情节”却是明显不存在了。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方言是他们的“根”,因此认为必须学习它,以便寻根探源,更有一些人因为职业或工作上的需要(比如医护人员),觉得掌握方言,有利于同老一辈只能讲方言的人直接沟通。
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套用孔子的话,我们认为,人们应该是在能够充分掌握华英两种语文的前提下来学习方言,否则将会得不偿失,因为,方言的用途毕竟非常有限。此外,现实的情况是,对大部分的人来说,要掌握中英两种语言已经不易,自然也谈不上学习方言。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09_504.shtml
以我目前的工作情况来说,
ReplyDelete方言几乎成了我日常的语言。
怎么说?
ReplyDelete我跟老板,顾客,员工都用方言沟通。
ReplyDelete我比较好奇是你做哪一行的
ReplyDelete室内装修。
ReplyDelete不妨在大学修读方言
ReplyDelete(2009-03-09)
● 吴财金
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针对《海峡时报》6日所刊载的一篇关于方言正在“消失”的报道的反驳,读后让我对方言的学习有了一些想法。
姑且不论徐秘书在给予双语教育政策的正面评价之后,又认为新加坡人很难同时应付双语的矛盾论点,徐秘书认为“任何一个新加坡机构或是南大提倡学习方言,必然会损害对华文和英文的学习,而这也是愚蠢的”,这个观点更让我觉得有商榷的余地。
在小学或中学提倡方言学习,不论在理论或实际操作上固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就本地大学教育制度而言,却未尝不可。本人是南大中文系的学生,和许多本地大学生一样,在双语教育政策下有所获益,也能体会到其重要性。
不过,我认为本地的大学体制既然标榜着多元化的学习,就不妨让方言的学习也进入校园。在现有的大学体制下,学生们可以选修法语、日语、德语等外语课程,却不见得有“提倡学习外语,将损害对华文和英文学习”的疑虑。基此,那本土的方言为何不也纳入选修课程中,为真正想要了解自己籍贯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在成功推行了30年的双语政策后的今天,有关当局是否能避免把方言视为洪水猛兽,而以更宽容的态度面对我们华人先辈的母语,这有赖决策者思维上的转变。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09_508.shtml
我觉得在日常生活里学习方言会比较容易上手。但真的也要看你日常生活里有没有机会学。如果没有,在家里用方言交谈,至少也是一种乐趣; 至少不是被逼掌握的语言,没有压力。
ReplyDeleteoh, 忘了告诉你。其实这里有很多私人公会,institute都有教方言。最常见的就是他们叫着‘普通话’。这里他们指的是广东话。在这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不要说是很年轻一代的,只要我们用广东话,他们就很乐意跟你交谈了。很可惜我不会广东话,只会听,和说一些很简单的。所以有时我用华语。华语也很受欢迎了,因为很多中国人了。
ReplyDelete福建人学广东话会比较难,
ReplyDelete所以我的广东话都很福建的。
客家话更搞笑~:P
是啊?我不懂。听,我是不错了。只是讲方面就是很搞笑。只是学那些在吃方面有用到的就够了。呵呵。我不是福建人。
ReplyDelete歹势,我是说我。:P
ReplyDelete哦,其实顾客老板讲什么语言,可能的话,我们尽量都要跟得上。。。
ReplyDelete有心有能力的话,可以学一学。
ReplyDelete只要我们有诚意,相信大家是不会介意的。连学习都没有诚意的,我没有话说。
ReplyDeletehor,Q应该是说他自己啦。。。
ReplyDeleteDialects are part of our culture
ReplyDeleteI WAS dismayed to read last Saturday's letter by the Minister Mentor's 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 Chee Hong Tat, 'Foolish to advocate the learning of dialects'.
As a teenager growing up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I often feel disadvantaged because I do not speak any dialect. My relatives converse in English, Mandarin, Hokkien and Cantonese. I feel I am missing out on part of the family heritage when I cannot comprehend what is said at family gatherings.
Just as some phrases in Mandarin make no sense wh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t is not simply a case of translating what is said in dialect into English or Mandarin. A dialect is not just another communication tool that can be phased out - it is part of our culture and heritage. I would be very disappointed if my generation is unable to pass on the use of dialect.
I appreciate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emphasised the use of good English and Mandarin to engage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I completely disagree that encouraging the learning of dialects is 'stupid'. If most Singaporeans cannot cope with English and Mandarin, perhaps more work needs to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hese languages, such a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r in the quality of spoken English and Mandarin on television.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should be on code-switching: being able to switch to another language as we engage in conversation in different settings. We should not cut off our use of dialect, which defines a large part of our culture, just because we think most people cannot cope with multiple languages.
I will continue trying to pick up Hokkien phrases from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my parents and grandfather at the dining table. Speaking in dialect is one of the little things that make me feel uniquely Singaporean, and I have no intention of letting the tradition cease with my generation.
Rhea Tan (Ms)
Abstract from Straits Times.com
http://www.straitstimes.com/ST+Forum/Online+Story/STIStory_347594.html
Dialects make business sense
ReplyDeleteI REFER to last Saturday's reply by the Minister Mentor's 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 Chee Hong Tat to recent suggestions about encouraging learning of dialects ('Foolish to advocate the learning of dialects'). I am surprised at the rather strong reaction from Mr Chee who went as far as to say that 'it would be stupid to advocate the learning of dialects'.
As a result of the 'no dialect' policy, we now have a whole generation of children who cannot communicate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who know only dialects. It saddens me that my two adult sons, both graduates who speak only English and Mandarin, cannot carry on a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grandmother, who speaks only Hokkien.
Those who manage to learn dialects, in addition to the two required languag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o so. Dialects can be useful at work and in business. When I go to Kuala Lumpur and Hong Kong on business, I conduct business discussions with my clients in Cantonese. In Penang and Taipei, it helps when I talk to my business partners in Hokkien. And when I do business in Bangkok, I often speak to clients in Teochew.
I visited my ancestral village in Nan Ann, Fujian and found it so meaningful to talk to distant relatives in Hokkien, the only language spoken and understood in the village my great-grandfather came from. And when my father died recently, the Hokkien Huay Kuan clan members impressed me with their show of support during our bereavement. I hope such clans will not be allowed to die as a result of further discouragement of dialects.
Even today, at the community centre dance club I run with my wife, we enjoy talking and joking with our dance buddies in Hokkien, Cantonese, Hainanese and Hakka. We have such a fascinating dialect mix in Singapore, I hope we can keep it alive. It would be stupid indeed to purposely let this great cultural tradition die.
Ang Kian Chuan
--------------------------------------------------------------------------------
'Although I spoke only Hakka at home, I did not do badly in my languages in school. I went on to achieve distinctions in JC, but I was never talented in learning languages.'
MR LESTER LAM: 'I refer to the letter, 'Foolish to advocate the learning of dialects'. I grew up in a Hakka-speaking family. My mother believed I had to learn Hakka as it is my family's mother tongue, and Mandarin and English could be learnt in school. Although I spoke only Hakka at home, I did not do badly in my languages in school. I went on to achieve distinction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n junior college. Many may attribute this to my being possibly gifted in languages, but I was never talented in learning languages. In fact, my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 was as bad as it could get. In addition, I could never understand the use of hanyu pinyin in Chinese. However, interest in reading novels and The Straits Times since Primary 5 improved my English tremendously. Today, I am one of few young Singaporeans who can converse in Hakka.'
Abstract from Straits Times.com
http://www.straitstimes.com/ST%2BForum/Story/STIStory_347684.html
哈哈哈。。。我highlight错地方。:P
ReplyDelete不过诚如你所说的,
诚意很重要,
当年我初到狮子城时的那一口烂英语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现在也不怎样,但基本沟通还是可以的)。
所幸遇到了一些不介意让我练习英语的顾客,
才得以进步一些。:)
如果当时害怕得掉头就回老家,
我想我到今天还是老样子。:)
是。我真的是说自己。只要有诚意,就能学会。我学会说‘两个人’,‘香片’,‘叉烧包’,‘粥’,‘豆腐花’,‘肠粉’,‘糯米鸡’,‘潮州粉粿’,‘韭菜饺’。。。是不是能吃得饱了?。。呵呵呵呵呵。。。。
ReplyDelete呵呵呵。。。不怕,
ReplyDelete可以“指天笃地”嘛~
一定吃得饱。:P
以前小时有看香港连戏剧。所以听方面,我是不错的。讲方面,因为没有机会,然后这里的广东人(大多数是香港人),在餐馆或吃东西的地方,他们是没有耐心等你用滥广东跟他们交谈的。很多很多次了,每次我说得很慢,那个比较老的waiter他就会反过去跟另一个waiter说,“dou hmm ji huey ngap mat, lei tong huey kong lah"...让后他就把我们俩隔边站。 很多时候都很气。但习惯了,就想别的方法解决。因为为了要吃喜欢吃的食物啦。。。为了吃,我是不会放弃的。最后,我还是再去那间,用英语大大声的说。就让他们以为我什么方言也不会,然后他们就用英语招待我们。过后很多次,我一进去,不必说,他们也认识我们了。。。哈哈哈哈。。。mission achieved!!! hahahaha...
ReplyDelete总之,会多几种方言,不会吃亏的。只怕不会而已。我们中国有一位老姑,她的潮州话,我想,听起来因该在我脑里会变成印度话。新年时我的niece和nephew在电话里,不懂她说什么。她问他们吃饱了没有,他们说,"ah, 有,我读form 4了。。。”哈哈哈哈。。各说各的。
ReplyDelete真的很好笑,但是笑完后我觉得有点悲哀。:P
ReplyDelete仿佛听到上星期我的四姨丈说:“我真的有点不孝,因为我家的客家话在我这代断了。我的孩子都不会讲了。”
看他是微笑着说其实心里应该有一丝丝的遗憾吧!
我覺得Q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就是找一樣你喜歡的東西(e.g.吃),然後為了這個目的而學習方言(e.g.去非得講廣東的地方買東西),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示範。
ReplyDelete耶.....掌聲鼓勵鼓勵....
對啊,所以新加坡就變成這個樣子囉...
ReplyDelete不珍惜的人就覺得是累贅囉...
ReplyDelete我小的時候還在唸書當侍應生時,就聽到有一個顧客就跟他的朋友講:他只要會英文就好,不需要學習華文。當他的朋友說你這樣的講法,連不會講華語的洋人都不會明白。他還洋洋得意的說(這句話“洋”得很恰當),:你找一個洋人給我,我就能當場說服他,我的說法是正確的。
我廳了,真的orz...
当初我也一位可以这样混进西洋漫画世界的,
ReplyDelete但是真混不进去,每次去到漫画店开口就依依啊啊。。。呵呵呵。。。算了。
(还好没有成功,不然又是一个花钱的嗜好。)
俗称“假洋鬼子”!^__^"
ReplyDelete是啊。是很好笑。但我也觉得可惜。其实是有教他们,但不是很严格那种。就是说在家里有机会就学,没有也没逼他们。
ReplyDelete不要笑我。我会为了吃而学一些需要用到的语文。不然想也会想到疯啊。。
我不是笑你,我是笑那些認為不必要學方言的可笑之人。
ReplyDelete我的意思是說:就因為我們當年害怕的掉頭走掉,所以我們的方言程度就像現在這樣囉。還是你比較有勇氣。
ReplyDelete哈哈。。被称赞了。没有谁比谁有勇气。就是时到就用到。其实不要把这个学习方言在新加坡看得太重,可能他们真的认为没有必要。人是活的,如果一天真的需要,我不相信他们会掉头走,尤其是新加坡公民,有哪一个是容易认输的?kiasu不是还存在吗?不要担心,新加坡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盖的。
ReplyDelete沒有啦...只是發發牢騷,突然發現自已經是年過四十的老頭兒...
ReplyDelete方言里面的人文学问
ReplyDelete(2009-03-11)
● 吴韦材
虽然,我们社会上人们每天通用的双语水平直到今天只属“本地式普通话”,但笔者从没因此而怀疑过双语政策对我国生存需要的重要性。
我们的中文越来越差,英文也不见得规范。多年推行的学习双语成绩不甚理想,这种尴尬,并非提倡双语政策的本身立意出了问题,是我们施行双语教育的方法仍有不少误区。而社会上的日用双语水平,也一直没往更高的质量上提升。
这其中更牵涉到民生口语习惯及一些人民性格上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懂得如何去挖掘到症结的核心,并拿出来分析之及正视之,对症下药,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多年来双语政策,既没能养出多少个国际知名文学家,也没能写出几部轰动世界的舞台剧本,或许这些都不重要,或许我们的双语政策志不在此而只在图存,那往后只要多用点心思和用更正确方法,或许在长期苍白中也能稍见起色,会有奇迹也说不定。
但不能说“任一个新加坡机构或是南大提倡学习方言,必然会损害对华文和英文的学习,而这也是愚蠢的”。
这样说,不只对方言本身不公平,也对华文英文不公平。这样的视角,对所有有志于语文学习者也不公平,对“语言学习”的精神更不公平。
多样化语文学习应受鼓励
“方言”在语言学上本身就属语言的一系。“方言”或比通用语言有其更明显的地域性及规范性,但这并不等于就是一无是处并成份粗糙的“低俗俚语”,能认识语言学的人是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
在大专学府开设“方言学科”并不会影响“学习双语”。能报读大学语文学科的人,本身就得具有相当程度的语文学习能力。
其实,在多样化语文学习更受到鼓励的社会里,能成功掌握多种语言的学成者也不少。人们除了可以精通双语,其他语言水平也能保持高度,并且也能掌握自己的方言。瑞士全国大致可分三个语系,但许多人也就能因此掌握两三种通用语言或当地方言。
笔者同意早报读者吴财金的看法,“小学或中学提倡方言学习,不论在理论或实际操作上固然都是不合时宜的,不过就本地大学教育制度而言,却未尝不可。”
笔者不只同意这话,我认为,在本地大学增加方言的学科“更值得鼓励”。那样我们才能透过更多样化的语文接触,去认识,去研究,去消化,并从中吸纳这些包含在语文文化里的启发与信息。
除非有人敢说除了中英文就只有法文、德文、日文具有这种学习价值。这样说的人是根本对方言完全不具知识能力,方言特点就是以最朴实面貌来表达文化的方式,况且任何语言皆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其所包含的人文学问与累积,都有其广度及深度。
“图存”之外应另有考虑
早在当年我们推广双语政策时,只把眼光放在语文学习的实用目的上,一切努力就倾注于这两种语文的推行及宣教。当时严厉抵制方言,也许就是为避免学习上的分散与分心。
那个时候社会这种考量视角可以理解,也或许还能暂时“图存”。但如今这世代,除了要懂得搞经济做生意,更要面对全球化日益明显的文化交织趋势,人的素质里也需要拥有更灵活的圆通性,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人文素养。
没错技术固然要有,但如今也得具有更敏锐的联系能力,及更灵活的精神沟通条件,没错法语、德语等等无疑有其文化背景及根基,也有其积极功用,可华人方言也同样具有其文化背景及根基,也同样有其积极功用。从自己熟悉的语文文化里再从新出发及从新挖掘,或许更有事半功倍的效益。
早报另一读者汪忠良说,“在不影响全国语言教育政策之下,小规模容许有心有能力的人士学习方言”,这不只可行,更是可取的。在大学里开方言学科,让一些有能力学习更多语文的人作为语文文化研究及提升,肯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一是,方言里的精髓学问,日后可经过种种学术研究方式得到论证、综合、归纳、及自我陈述的机会。再者,方言在学术殿堂里也能以学科的地位得到适当的维护及保存,并且让我们能拥有多一个探索语文文化的窗口,好处不少。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11_502.shtml
华语方言 轻重分明
ReplyDelete(2009-03-13)
● 吴俊刚
“许多新加坡人现在都能很流利地讲华语和英语。任何一个新加坡机构或是南大提倡学习方言是愚蠢的(做法),这必然会损害对华文和英文的学习……”
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日前发给媒体的公函,当中用了“愚蠢”(stupid)两字,从早报读者的来函中,我可以看出,一些人感觉受到冒犯。但我发觉,一些读者只是感受到刺激,并因而有了情绪化的反应,却没有很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全信的说理和逻辑,这对于讨论问题其实没有帮助。不过,由这些反应可见,语言(包括方言)始终是一个敏感课题。
徐芳达这封公函同样给人反应强烈的印象,针对的是《海峡时报》一则新闻报道。报道引述了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与双语研究部代主任黄美清博士在南大举行的语言学研讨会上的几段谈话,她的话显然被理解为在倡导方言的学习。就这样的理解来说,当然是和政府所推行的双语政策相抵触的。基此,资政办公室强烈回应也不奇怪。信的最后一段还指出:“这也就是政府在1979年之后,在电视和电台停止播出方言节目的原因。为了不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当时的李光耀总理也停止以福建话发表演讲。那可是他自1961年以来便因不断使用而讲得很流利的一种方言。”
以华语作为华人共通语
1979年也正是政府开始推行华语运动的年头。口号是多讲华语,少说方言。30年来,讲华语的一代成长了,他们的第一语文是英语,华语则为第二语文。尽管他们掌握双语的程度不同,但基本上至少能说。不过,大部分人已经不会讲方言。然而,这是政策落实时就已经预料到的,或者说是要人们准备付出的代价,以华语取代方言。不过,这也不等于说人们就因此完全失去学方言的机会。不少人因为和只讲方言的祖父母经常接触或同住,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某种方言。
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正如徐函所指出的,双语政策推行的经验显示,学习和掌握双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我想,没有一位语言学家会否定这样的结论。毕竟英文和华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字,一种是拼音,一种是象形。贯彻全民双语教育的难度,也许是出乎政府当初预料之外的。从理想回归现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仍然认为,方言不会妨碍华英语的学习,这也许只是个别情况,与现实不符。
事实上,即便是在单语的社会里,也不可能做到全民达到精通母语的地步。现实情况是,少部分人可以成为专家,一大部分人可以达到中等程度,另一部分人则只能达到日用口语的水平。
回到徐函,其实他所表达的论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政府不鼓励方言的使用,因为这会干扰学生华英双语的学习。新加坡人必须学好英语这一工作语言,同时以华语作为华族共通语。双语政策这些年来已经取得进展,许多新加坡人现在也兼通华英双语,因此,我们不宜再走回头路,倡导学习方言。
双语教育的确只能往前走。过去几十年来推行双语教育的经验也许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能否定它的成果,也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宝贵教训。
华文华语的辽阔发展空间
以华语作为华人的共通语的决策肯定也是正确的。政府1979年推行华语运动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华语将会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崛起,以及华文的电脑化而迅速起飞。世界各地的学习华语热潮方兴未艾,华语固然是13亿中国人的共通语,华文也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要语文之一。华文华语过去这30年来的发展,相信也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在此种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华语方言,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双语政策与这样的发展大势不谋而合,我们侥幸得之,实宜珍惜再三,并再接再厉,心无旁鹜,顺势前进,力求使双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造就更多的双语和双文化人才。
目前正在逐步落实的一些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如加强学校的华文报章教学,成立“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Singapore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提升全体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发新的华文教学法等。中文电脑化的时代,其实也为华文华语的教与学带来了一个崭新而辽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在具备双语教育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脑科技的力量,开发新教学法和教材,帮助更多国人掌握好双语及提升双语能力,同时加强和巩固我们的双语社会优势。
与此同时,我想,我们的双语政策的继续贯彻或加强,并不会妨碍那些对语言有特别天赋或兴趣的国人,去学习中英文之外的第三以至更多种语文,包括各种华族方言。但放眼世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华语的未来,而不是方言的过去。
作者是《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
转载自联合在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13_501.shtml
方言,不是问题
ReplyDelete(2009-03-14)
● 严孟达
“一个南音歌者,唱述一个梨园戏的经典故事。
一个梨园戏演员,在传统的表演中不断思索,古代人物如果生活在现代,他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湘灵音乐社上个星期六晚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呈献了一个南音与梨园戏相得益彰的明代传奇故事《高文举》,把一门古老的曲艺带上了今日的艺术“平台”,竟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令人有一份惊喜。
说是“平台”没有错,因为表演不在戏台上,而在观众席前面的“平地上”,这使我想起两三年前在北京的一个叫“皇家粮仓”的地方看昆剧“牡丹亭”的感觉。
这样的表演也不能说是摩登的,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民俗,民间有钱的人逢寿庆、孩子满月或是什么酬神日子,就会请梨园戏子或是其他曲艺表演者上门在院子里演出,把娱乐带上门,称为“堂会”;滨海艺术中心这些年来,把艺术与娱乐二合一的“堂会”式的中国戏曲表演带给了新加坡,让爱看戏的人自觉有福了。
这出福建梨园戏《高文举》故事源自明代的传奇《珍珠记》,多年来不同地方戏屡演不衰,如本地老一代人比较熟悉的潮州戏《扫窗会》。
《珍珠记》原来说的是书生高文举无力偿还官债,富翁王百万代为缴纳,并以女儿王金真“妻之”(做他妻子)。文举中状元,温丞相逼他入赘为婿。金真进京寻夫,却被温氏拘禁于冷房内,受尽折磨。后幸得老仆帮助,与文举相会。最后是包拯出头,王、温两女共事文举。一夫两妻的结局被认为是败笔,因此历来才有不同版本的剧本。“湘灵”呈献的这出戏是以高文举不畏权势,辞官携妻回老家收场,宣扬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正直的情操。
年轻的女唱者以古仆的南音弹唱带出故事,戏内的男主角则在半场以华语旁白为观众讲解剧本的历史来源,表现手法颇具创意,穿插不同时空的演绎,带出了梨园戏的味道。
最难得的是,这群以年轻人为主的表演者和演奏者,是本地业余演员和新移民,以及中国科班演员的组合,让人看到方言戏曲的香火不断。新时代带来传统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契机,一直以方言式微而心有戚戚焉的有识之士,若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事实上是应该有所欣喜的。
于上世纪50年代出世以及更早之前的“老一代”在缅怀连黑白电视都还未到来的“古早时”,我们总是带着一种若有所失的心情,以为已经远去的事物总带着一份美好,因为我们的朦胧记忆中,总存在一份我们最珍惜的东西,如听过王道以福建话讲金庸的武侠小说,李大傻用广东话说民间故事。小时候,我时常在夜晚听到丽的呼声播出的南音锦曲,那种凄美的感觉几十年后仍是那么真切……我们也常爱称道当时人们普遍会讲几种方言的“方言时代”。
十多年前,我也曾在专栏中说政府没有必要在方言政策上抓得这么紧,甚至鼓励社团组织开办方言班。上一代人的“方言情结”并没有完全消失,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记忆才有继承,但上一代的记忆也不能成为新一代的负担。即使没有1979年以来的华语运动,“方言时代”也不可能撑到今天,因为新一代要看要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代的改变,资讯世界的多姿多采、娱乐形式层出不穷,所以,我们今日再来谈方言的问题,不能老是落在“古早时”的情境。
其实,我倒是觉得今日方言的处境与社会地位从未这么好过。社团有了能讲更标准纯正方言的年轻新移民加入成为生力军、现在我们有很多机会看到更精致更具艺术水平的地方戏、现在的民俗活动更为蓬勃。各方言群的社会贤达要年轻同乡子弟学习“母语”方言,只要回到中国的乡下去找方言老师,肯定可以找到很多人来排队。方言不需要政府的鼓励,也不需要向政府讨一个政策。如果家长有很好的讲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的能力,又能在确保孩子兼顾华文和英文的前提下,用他们感到亲切的方言教导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也算是另一种强化孩子华文的渠道,但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之又少,又有多少家长能够用方言读书读报?
年轻华族家长舍华语而用英语跟孩子沟通,甚至老一代也被逼或是自发的跟孙子孙女讲“英语”(新加坡式的英语)的情形是越来越普遍。新加坡人的英语一直讲得很难听,跟“新加坡式英语”已成为新加坡人的“方言”很有关系。今日新加坡人的语言问题在于英语和华文水平,方言不是问题,方言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看问题的盲点和解决问题的障碍。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14_505.shtml
Chinese S'poreans should focus on learning Mandarin well, says MM Lee
ReplyDeleteBy Pearl Forss, Channel NewsAsia | Posted: 17 March 2009 2114 hrs
SINGAPORE: The trend of Chinese dialects dying out in Singapore is irreversible, said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who urged Singaporeans to focus more energy on learning Mandarin instead.
Speaking at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Speak Mandarin Campaign on Tuesday, Mr Lee said the key challenge is no longer about Mandarin versus dialects, but about getting more Chinese Singaporeans to speak Mandarin to their children.
Mastering both English and Mandarin is not an easy task for most children, including the minister mentor's grandchildren. He said among the seven of them, only one prefers to use Mandarin, whereas the rest often answer in English when he asks them questions in Mandarin.
Mr Lee urged parents to help their children master the language at home. "If both (parents) can speak Mandarin, don't speak to your child in English, or one in English and one in Chinese. Speak to them in Mandarin, leave their English alone – they will master it," he sai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most children to cope with two languages which are as diverse as English and Mandarin.
According to a study done by Cornelius Kubler, an American professor who teaches Mandarin to US foreign service officers, it takes four times as long to train someone to a level where they can function professionally in Mandarin, compared to other languages like French, German and Spanish.
That is why Mr Lee said there is a need to build a strong Mandarin foundation in children.
On learning dialects, the minister mentor said it causes negative interferences with the learning of Mandarin and English because dialects have different vocabulary, phonetics and syntax.
"Today's Zaobao had a whole series of middle aged and older generation saying we must have dialects. If you've got 100 gigabytes here, then you can put it in. But you haven't got 100 gigabytes...
"And the more you use dialects, the less you will use your Mandarin. Your Mandarin will go down, your English will not go down because you have to use it," Mr Lee said.
He added that if the government had left language habits to evolve undirected, Chinese Singaporeans would be speaking an adulterated Hokkien-Teochew dialect.
Mr Lee also said the value of a language is its usefulness. If one speaks Hokkien or Cantonese, one could only reach some 60 million people in Fujian and Taiwan, or about 100 million i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With Mandarin, one can reach 1.3 billion Chinese from all provinces in China.
Statistics from the Education Ministry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families in Singapore who speak dialects at home has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ast 30 years.
It fell below 10 per cent in 1988 and continued on a downward trend. Since 2001, less than 2 per cen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each cohort have come from dialect-speaking home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prefer their children to focus on learning English and Mandarin well.
"Did you watch the Beijing Olympics Opening? I was there. I was watching the reactions of the foreign leaders and I knew that they knew this is a country that is going to rise," Mr Lee added.
He said Singapore is useful to China because we have access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nd have developed links with them due to our language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Singaporeans are fluent in Mandarin; hence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ose in China and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West.
As part of this year's Speak Mandarin Campaign, the Promote Mandarin Council will launch a challenge in two weeks to encourage Chinese Singaporeans to embrac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bstact from channelnewsasia.com
<a rel="nofollow" href="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stories/singaporelocalnews/view
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的趋势
ReplyDelete(2009-03-18)
社论
2009年3月18日
新加坡以英语为主的大环境,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要掌握英语不成问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讲英语,要学好华语就成了大问题。所以,今天讲华语运动面对的主要挑战,并不是华语与方言的抗争,而是要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的趋势。
昨天,内阁资政李光耀为进入第30个年头的讲华语运动主持推展仪式时,开宗明义如是说。
回顾30年的讲华语运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个是华语已经在家庭中取代了方言,这是华语运动取得成功的最具体说明;另一个则是英语作为家庭用语已经迅速超越华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讲华语运动当下所面对的最大挑战:要如何收复华语在华人家庭中所失去的阵地?
李资政所引述的华族小一生主要家庭用语统计图表(1980至2009)清楚显示,方言从1990年代开始就已经近乎完全没落,华语在198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形势看来一片大好,但是,进入90年代,也开始缓慢地走下坡。2004年左右是一个家庭语言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华语英语平分秋色。但接下来,华语的优势就开始让位给英语,两种家庭语的发展形成了剪刀差,英语显著上升,华语则明显下降。
正如本报3月9日在社论中所指出的,值得我们关注的语言趋势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华族年轻家长在家里和孩子讲英语,英语成了主要的家庭语言,这也形成不少孩子学习母语的心理障碍。
其实,早在2004年,李资政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在那一年的讲华语运动推展仪式上,资政向年轻华族家长发出了这样的热切呼吁:“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英语取代华语成为家庭主要用语的趋势。我对家长们的劝告是你们必须帮助孩子,让他们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高的英文和华文水平。”“我要劝请讲英语及受英文教育的家长,如果你会讲华语,请跟你们的年幼孩子讲华语。如果要转用英语,应该等到他们十四五岁,华文基础已巩固时才这么做。”
很可惜的,也很令人遗憾的是,过去5年来的讲华语运动并没有起到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不但收不回前此华语在年轻华族家庭中所失去的阵地,也无法止住华语节节败退的颓势。把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趋势的责任全寄托在推广华语理事会身上是不公平的,但过去几年来的发展趋势说明,理事会有必要对推广华语的策略进行全面和深入的重新思考。华语在华人家庭中所出现的颓势,更须及时引起华社的普遍关注和警惕,并集思广益,同心协力,谋求有效的对策。
无可否认,华语所面对的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是英语的强势。但是,英语又是我们生存之必需,是各族共通语,大专教学用语,行政用语和主要国际商业用语,这种强势是不可挡的。我们必须做的,是防止英语在华人家庭中逐渐地挤掉华语。不用说,这是艰巨的工作,但也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否则,华语要作为华人母语的努力就要以失败告终,而长远来说,华人也将失掉身份的认同和文化的根本。
事实说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不够的,要使华语成为华族家庭主要用语的推动力度也是不足够的。在今年的讲华语运动上,李资政再次呼吁年轻家长,在孩子年幼阶段,就和孩子说华语,为孩子奠下学习华语的良好基础。我们希望这个呼吁能成为政府与华社合力推广华语的一个新起点。步入30年的讲华语运动可以说正处在一个紧要的关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单纯的喊话、呼吁显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的趋势,需要华社集中资源、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sl090318_501.shtml
英语取代华语 成最多年轻家庭主要用语
ReplyDelete(2009-03-18)
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在家里讲方言的本地华族家庭显著减少,英语却取代了华语,成为最多年轻家庭的主要用语。
内阁资政李光耀昨天为讲华语运动主持开幕式时引用教育部对小一新生登记时所作的家庭用语调查结果,指出1980年的小一生在家里讲方言的占了六成以上,到了1988年,也就是讲华语运动推行约十年之后,比例已降至一成以下,而自2001年以来,来自讲方言家庭的小一生人数已占不到2%。这显示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着重学习英语和华语。
他说,就如《联合早报》在本月9日发表的社论中所说的,讲华语运动目前的首要挑战不是鼓励原本讲方言的家庭改讲华语,而是鼓励原本跟孩子讲英语的家长多讲华语,为孩子日后学习华语及掌握华文打好基础。
李资政为此呼吁家长趁子女还小时,认清学习哪种语文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最为有利。他说,英文是政府的行政语文和国际商界所用的语文,同时也是世界语文,而华文则是接触有13亿人口,而且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并同中国人做生意的宝贵语文资产。学习这两种语文,将让他们的孩子获益不浅。
然而,他指出要同时学好英文和华文并不容易。在美国顶尖通识大学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任教的国际知名汉学家顾百里教授(Cornelius C. Kubler),也从事教导美国外交官学习华文的工作。他写道:“以美国政府的语言培训机构的经验,证实训练一个人掌握达到专业水准的华文所需的时间,比训练他学习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所需的时间要长三倍。”
因此,李资政认为本地小孩要同时兼顾英文和华文这两种截然不同语文的学习已经非常不易,如果还要他们学习方言,只会耗掉原可用来学习英文和华文的时间和精力,并增加孩子们的负担。由于方言的词汇、发音及句子结构都跟华语和英语有别,学习方言也会对他们学习英语和华语造成干扰。
不要花时间
教孩子讲方言
新加坡是个普遍讲英语的社会,孩子不乏锻炼英语的机会,李资政因此鼓励能讲一口流利华语的家长多在家里跟孩子讲华语,并且呼吁他们不要花时间教孩子讲方言。一名学者针对在美国出生的华族学生进行的研究,就发现一旦英语成为家庭的主要用语,华裔的后代就学不好华语。如果孩子在家里是跟家长说华语,他们在高中或大学里就能轻易地学好华文。但是,如果在家里只跟家长说英语的华裔学生,也会和白人同学一样觉得华文难学。
转载自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sp/sp090318_518.shtml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or weigh. But in Malaysia, people speak 3 languages, if not 3, at least 2 fluently. Dialects are still widely use, although can also see that the used of some dialects has significantly dropped among younger children.
ReplyDeletei dono wat to say too.
ReplyDelete《不同的言论有不同的脉络》
ReplyDelete——回应吴俊刚先生3月13日《华语方言 轻重分明》
先讲一个虚构的小故事,A的母亲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A,并且把家人照顾得很好的家庭主妇。在A的眼里,母亲是一个慈爱的人。随着时代的转变,像A母亲一样的家庭主妇已经很少了,社会也鼓励妇女在社会上工作。B是一个家庭主妇主义者,有一天他在公开场所鼓励女性应该回到家庭当全职的家庭主妇,并且称赞家庭主妇的慈爱。C负责社会事务,鼓励妇女在社会上工作当然也是他的责任,他在公开场合表示:任何在现在鼓励妇女当家庭主妇的人都是愚蠢的。接下来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些人从家庭主妇的贡献和女性的慈爱来驳斥C的看法;有些人认为A母亲的教育方式可以比拟现代的学校教育,所以应该可以被当作现代教育的一环;有些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妇女在社会上工作的效益;有些更是觉得这样的言论对自己在家里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慈爱的老母亲是一种冒犯。
在笔者来看,以上虚构故事可以用诠释学(hermeneutic)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来看,就是当语言(这里指不同人的论述)一出,听阅者(这里指ABC和其它谈论这件事情的人)就会以自己的观点和脉络来看语言。当然这里诠释学先对于语言论述的对错存而不论,而把重点放在对于听阅者何以看待这语言,换句话来说就是人们从何种脉络来谈这件事情。在这里脉络包括一个人的出生国家及其年代发生的事物,他的人生经历等等。从这样的角度下,我们看待事物除了语言之外,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个人背后更复杂的生命及经验。
吴俊刚先生在〈华语方言,轻重分明〉提到:“我可以看出,一些人感觉受到冒犯。但我发觉,一些读者只是感受到刺激,并因而有了情绪化的反应,却没有很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全信的说理和逻辑,这对于讨论问题其实没有帮助。不过,由这些反应可见,语言(包括方言)始终是一个敏感课题。”
因为读者读了觉得有了冒犯,所以有一些情绪化的反应,这种冒犯和情绪反应是一种社会人生经验下脉络。吴先生阅读后能够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全信,而没有情绪化的讨论,对语言学习政策上加以解释,可见吴先生的社会人生经验下脉络,是和那些有情绪性反应读者的脉络不同。前者的反应可能是建立在被冒犯的心理因素,讲话内容除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情绪的一种表现。后者言论可能是以理性的态度,思考以后可能可以走的路。因为两者的理解语言和思考逻辑并不是在同样的一个脉络之下,所以无论吴先生现在在怎样解释,这两种不同脉络的对谈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日前国会上有一个“认为新加坡人可考虑选择到新山的疗养院的说法”引起社会上的讨论,吴先生在他的文章〈就地养老和就地终老〉提到到新山的疗养院确实符合成本效益的考量,可是却忽略了心理因素,因为老人可能想就地终老,在心理上排斥到新山的疗养院养老。笔者觉得这两件事情是可以类比的。
新加坡在处理很多民众的疑问的时候,效率很高是无可否认的。笔者有一次为了对比台湾和新加坡的用水量,在凌晨发了一个电邮给公用事业局,结果在当天午饭前,公用事业局已经回电邮了,而且也提供了其它相关的数据。但是很多政府商业机构在和民众交流时,除了高效率外,常常没有顾及心理因素,不能及时处理民众内心的其它复杂心理需求。当然作为处理事务的机构单位,心理因素不是这些机构的主要处理的问题,这问题也不在机构的KPI关键绩效指针(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所以心理因素不在机构关心的范围。我了解到最近标新局及职工总会正在积极的推行“以客为先计划”的‘计划,如果能够认真的看待顾客的心理因素,如卢桂霞博士建议的从“以客为先”理念,进一步提升到“以人为本”。那是一件美事。
“以人为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是一个复杂有机体,尤其是人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不确认这个事实,然后一直顾忌谈论一些课题的敏感性,让不同脉络的不同意见不能在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让彼此交换意见,让理性和感性的言论同时发酵,那么我们社会的言论只是会像目前的咖啡店论坛,或者谈话性节目只有一种单纯理性的道德声音。
当然,笔者了解也同意不是所有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能够解决,机构单位也没有办法和义务解决所有问题。情绪化的言论如果造成社会上动乱是不行的,但是以用美国“非我则敌”的二元思想来判读言论也是有其误区的。
方言与环球化
ReplyDelete(2009-03-21)
● 白士德
政府决心推广华语作为各族的共同语言,同时让在学校里学习华英双语的学生,不会在家里受到日常使用的方言影响,至今已经30年了。但是,认为方言仍应有使用空间的议论从不间断,近年似乎还有更多人“怀旧”,认为讲华语运动推行了30年,华语的使用已经根深蒂固,现在该是让电视台和电台适度播出方言节目,甚至让孩子有机会学讲方言的时候。
我们所听到的理由不外是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要让各籍贯的华族传承传统文化,就不能失去方言。另外还有个比较“学术”的理由,那就是世界许多语言不断消失,人类必须设法加以挽救,以免更多语言消失,减少了地球语言的“多样性”。
我打从一开始,就因本身的学习经验而支持以华语取代方言,更不担心一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民俗”,因人们减少使用方言而消失。至于语言的“多样性”,我们更没有理由担心,因为以新加坡人所说的主要方言来说,目前在中国日常使用的人口少说也有几百万,有些则有上千万,甚至上亿。
今天,新加坡已是个环球化的大都会,我们学习在世界通行的英文和在中国与海外有十几亿人口在使用的华文,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使我们的社会面貌更加环球化。这一点很难以三言两语说个明白,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是人们都学得比较精深,而且有更深厚文化底蕴的书写文字,能透过它们及时吸收最新的词汇,赶得上世界科技和一切事物的发展。
也许还有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样的论调,且让我再用自己在所到过的地方亲身观察到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我们都说有海水的地方,就一定有华人,这一点也没错。我在印度、在菲律宾、在越南、在泰国、在印尼,在文莱、在马来西亚,都接触过当地华人,不少仍然在使用他们家乡的方言,但是更多的人不是已经忘了自己的方言,改说当地语言,就是程度不高,只能做简单的口语表达,无法做有文化的交流。
每一次在异地见到华人,因为语言的隔阂,我跟他们都不会有亲近感,但是如果他们会说华语,大家的谈兴就会很浓,而且还会保持联系。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直觉是环球化使然。因为环球化,人与人交流,必须有更多共同的东西才会起劲,各自的所谓“民俗”,也就只是一点色彩,无法让别人产生共鸣。
新加坡在推广华语之前的情况,跟我所到过的许多地方所接触到的华人是很相近的。我们的华族社会当年其实是“两极分化”的,一边是讲英语,听得懂自己方言的;另一边是讲华语,也听得懂自己方言的,结果两边的人碰在一起,因为一边不会讲英语,一边不懂得华语,双方又不懂得彼此的方言,都转而以大家都半桶水的“福建话”交谈。
其实,本地人所说的“福建话”,是闽南话混潮州话的一种方言“变种”,不含多少文化养分,顶多只够“交谈几句”。在今天环球化的时代,人们谈话的话题和内容都增多了,单靠当年在巴刹和小商店和摊贩、店主交谈的“福建话”,人们是无从深入交流的。
所以,今天无论大家如何看待讲华语运动,要回到当年讲“福建话”的时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何不一心一意,一起把华文华语学好?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21_513.shtml
口口相传的螺旋
ReplyDelete(2009-03-22)
● 周兆呈
之前因为要安排一趟出行,定好机票后,就上网寻找酒店。酒店好不好、方不方便,除了看酒店自身的介绍之外,Y说,最重要的是看网站中的网友评论。
一些论坛和旅游网站里,有各式各样的留言和评论,记录在酒店的体验、对服务的评价、交通出行便利与否等等,虽然彼此的背景、国籍不同,也很个人与口语化,但大致可以拼凑出一个比较完整、普遍认可的酒店形象,至于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和需要,那就任君选择了。
不知不觉中,现代人的消费模式和传播模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人类传播的发展按照手段和媒介形态的不同,分为口语传播时期、文字手抄时期、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和网络传播时期。在口语传播时期,人们出于有效交流经验、情感等的需要,通过口头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虽然跟其他传播手段相比,口语传播属于最初级,速度、容量极为有限,但却是最直接、最没有距离的传播方式,其中因为信任、熟悉、了解而形成的传播影响力也是不容忽略的。
现代传播手段中,依赖公共媒介进行主动宣传、形象塑造,可以形成铺天盖地的覆盖效应。但最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方式,即便到了网络传播时期,也仍然能够借助不同的载体,实现口口相传的本义,甚至将口语传播的效果放大到极致。这或许就是“口碑”在商业广告主导的今天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口碑形成的过程中,自身的有意识操作、商业媒体的配合,是被广泛采纳的方式。但物极必反,越是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操作,小众方式乃至口语传播的推荐、评价,反而越有说服力。经受了媒体各类广告的狂轰乱炸,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身边亲友认证过后的推荐,也更希望看到不带商业联系的观点做出的评价。由于网络媒介的形成,这种小众的评价,有时会形成并不小众的影响。一旦其中有任何言之有理的负面批评,“口碑”传播所造成的冲击,其影响力也同样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美国游客在纽顿熟食中心用餐,吃到了“史上最贵的虎虾”。这位游客得到熟悉媒体运作的朋友帮忙,向有关当局投诉之后,事情可以说在本地闹得很大,广为传播,也使得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但是,未来的“口口相传”对纽顿熟食中心乃至新加坡服务业的持续伤害,却不会迅速消失。目前在一些网站和论坛中对这一话题的热议以及不断翻出的旧账,除了让更多本地人坚定对之望而却步的“信心”之外,在网络搜索年代,负面的词汇总是会在不同时间、被有意了解、探访新加坡美食的人从角落里找出来。
新加坡其实有好几处这样的地方,比如乌节路的一间商业中心、市区的一家电子产品广场,很多本地人从来不去那里购物,也建议外地的朋友避免到那里去,网络上也屡屡可以看到对到这些地方购物的忠告。这种“口语传播”,未必尽然正确,这些商场也可能早已洗心革面,甚至在大众媒体里还积极树立形象,但人们心里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和意见,并不容易消除。
这和传播学里“沉默的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似乎有些相反。该理论是说,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从而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社会生活中的舆论一边倒,正是这一机制起作用的结果。
很自然,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但是,在网络时代和口语传播方式下,一方面是有的沉默者可能会积极地到网络空间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会积极地到网络寻找意见。有时候,网络空间里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方向可能恰恰和大众传媒的相反,“口口相传”形成的印象和判断,未必就一定弱于大众传媒。
熟食中心的小贩收取高价的时候,不会去想到坏事传千里的传播效应。但是了解传播后果的人会在意,很多旅游网站的评价中,经营者会主动地针对批评进行解释,或者道歉,避免“沉默的螺旋”转下去、形成滚雪球般的不利效应。其实,不仅是从商者,为政者也应该注意如何避免一些争议、瑕疵,在大众传媒之外的空间里却成为螺旋转动的对象。
(作者是本报编辑组副主任)
转载自http://www.zaobao.com/yl/yl090322_508.shtml
全球双语竞赛我们不能输
ReplyDelete(2009-03-23)
在本月17日的讲华语运动30周年的仪式上,内阁资政李光耀刚向国人再次强调了双语的重要性。前晚,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在华侨中学建校90周年庆祝晚会上讲话时,也选择了双语的主题。他强调,新加坡不能沦为一个只讲英语的单语国家,否则我们将会非常吃亏。同时,他也提出了全球双语竞赛的概念。
新加坡会不会成为一个只讲英语的单语国家?就现在来讲,这是个假设性的问题。但世界上确实存在好些经过长期殖民统治的民族,在不知不觉中忘了自己的母语,沦为单语国家,但同时又没法真正掌握好被吸纳为“母语”的殖民宗主国语言,形成了与方言混杂的英语(pidgin English)。这肯定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但在几代人之后,如果语言政策和习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这样的后果并不是不可能的。
林瑞生的讲话提醒国人,即便我们的英语不错,但是变成一个只讲英语的国家也是不行的,因为,世界出现了双语竞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掌握了英语,而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竞相学习华语。这场“全球双语竞赛”已经展开,而且将因目前的经济危机加速进行。新加坡人不应该只因为觉得掌握双语很困难,就退出这场竞赛。
其实,我们不仅不应该退出全球双语竞赛,也不应该感觉掌握双语是很困难的事。对许多人来说,掌握双语之所以变得困难,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以在家讲华语这点来说,如果所有华族年轻家长都能认真地对待双语,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个讲华英双语的环境,大多数的华族小孩是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小就养成讲双语习惯的。当他们在学前养成双语习惯之后,入学时自然就不会对母语产生排斥的心理。
不过,事实说明,很多年轻家长并没有做到这点。相反的,他们选择了在家里只讲英语,虽然他们其实都可以讲华语,毕竟他们是华语运动和双语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代,华语一般上都有中四以上水平。
无可否认,只用一种社会上和工作上的主导语言(英语)会令多数人感觉较为方便或自如,一个民族讲一种语言是通例,讲双语才是例外。因此,如果听其自然发展,单语社会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快出现。但是,我们如果要避免最终沦为单语社会,就不能让大多数人陷入这种单语的舒适之中。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做有意识的努力,才能确保双语政策的继续成功,并扭转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以英语而非华语为家庭语的趋势。
很多人相信都没有全球双语竞赛的概念,突出这个概念有助于使人警醒,对新加坡人来说,单单学好英语是不够的。正如林瑞生所说:“中国人抢先学英语,西方人抢先学华语,大家争先恐后,我们不可落在人后。学习双语、了解双文化,我们的条件比别的国家来得强。我们该争取的是捷足先登,不单只能讲双语,而是能讲有效的双语,同时栽培更多双文化、年轻一辈的新加坡人。”
有些人以为,既然中国人也在热切的学习英语,那么我们又何需学好华语,反正大家都可以用英语沟通了。殊不知,新加坡之所以有用武之地,是因为我们能够沟通东西方,如果东西双方觉得直接沟通就够了,那新加坡也将失去它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即便东西方越来越能够直接沟通,我们的桥梁角色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道桥梁作用要求新加坡模式为体,双语为用,新加坡必须继续做到体用兼备,才能立足于世界国家之林。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推出全球双语竞赛,我们也不能输,还必须想方设法,在这场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sl090323_501.shtml
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双语政策有误区。,而那些误区可能是很多连政府都没有办法控制的生活状况。比如有些家庭因为家里有讲英语的女佣,而使到家长也跟孩子讲英语?
ReplyDelete人算不如天算。。。
华文?谁怕谁
ReplyDelete(2009-03-24)
● 沈裕尼
“讲华语运动”今年踏入第30个年头,可说是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相信是新加坡历史上一次最长的“运动”。
目前还看不到这场运动有停办的迹象;除了因成绩不理想之外,也因为华文搭乘了中国的经济列车。
如果要总结“讲华语运动”过去29年取得的成效,相信答案是令人失望的。恰恰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30年的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闻名世界,为什么在推动“讲华语运动”时显得有心无力?是宣传力度不够?还是抓不到问题的源头?还是说这不过是一场“运动”而已?原因值得大家深思。
今年“讲华语运动”的主题是“华文?谁怕谁”。
为配合“讲华语运动”的推展,今年推广华语理事会主席——广告才女林少芬还策划了一系列“外国人说华语”的广告。在第一波广告之后,会出现新加坡孩子说华语的广告,为大型的“华文?谁怕谁”游戏造势。
“华文?谁怕谁”这样的主题让人感到困惑。学华文到底有什么好怕?我们在怕谁?是会讲华语的外国人吗?
是我们自己丢掉华文、不重视华文,现在还要通过“外国人讲华语”来说服国人;多次把已经落户我国的国际知名投资家罗杰斯请出来,替“华文”打广告,他还说:华文是令他的女儿一生受用的“礼物”。可是,新加坡有多少务实且怕输的家长会相信罗杰斯投资股票的眼光,把孩子的“钱途”押在“华文”上?
内阁李资政在主持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鼓励家长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讲华语,因为华语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也是中国13亿人口的通行语言,如果孩子能学好双语,必对他们的前途有裨益。
尽管有李资政、罗杰斯替华语华文“背书”,相信许多家长仍会采取观望态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感受到华文的社会地位与价值。
让我举例说明。最近我到耗资2亿2600万元兴建的滨海堤坝和隔邻的水库大楼走了一趟,还参观了设在水库大楼的“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这是一个先进的互动展览馆,述说新加坡水源与环境的故事;然而令我吃惊和失望的是,展览馆里英文爬满墙头,充斥着所有的荧光屏幕,整个展览馆从头走到尾不见一个方块汉字。显然公用事业局并没为不懂英文的华人和中港台的旅客着想。设立这个展览馆难道就只能服务懂英文的人?
“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不是第一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忽视华文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这些机构不提供华文的原因不外是:没有人手翻译华文、没有足够的位置提供华文、两种语文的排列让人感到杂乱等等借口。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讲华语运动”只是一个口号、一场“运动”,是无法撼动高官们对华文另眼相看的。因为口号喊得再响,他们听不到,“运动”再久,他们没看到;只有把“华文华语”转变成一项跨越部门的“政策”,全民上下身体力行、贯彻始终,“讲华语运动”才有成功落幕的一天。
转载自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l/yl090324_504.shtml
等中国大陆游客$$大军$$$一到,这样的现象应该会改变。
ReplyDelete对了,不要害死会中文的公务员加班啦。到时他们除了一般的行政工作,他们还要翻译,然后他们就眼巴巴看那些不会中文的公务员,早早回家了。
自恋的城市
ReplyDelete(2009-04-19)
● 吴新慧
小赵的车子把我们从古老的平遥载到高楼耸立的太原时,不仅我们在调整自己,不想小赵也是。天天载着客人往来平遥与太原之间,原来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从小就听人家讲“太原”,相信长大后也一定要到太原发展的小赵,长大后却很抗拒。他的一大理由是:“太原人很自恋,总觉得他们最好,看不起别地方来的,认为平遥人就是老土。”
平遥是中国山西省的县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拍摄地——乔家大院,就在这县城里。平遥的东北部与北京距离616公里,和山西省城太原则距离约90公里。
每天上下平遥与太原之间,小赵介绍出生地——平遥,几乎有问必答,但话题一转到太原,他语气变冷:“对不起,我还真是不知道。”
这“不知道”应该是一种态度,选择性的态度。对于每天都得进出、小时曾经向往的地方,太原不可能是个陌生地,但小赵选择“冷处理”,甚至不屑多说几句。他指着太原市里的拥挤交通和现代化大楼说:“还是平遥有特色,有古城可以休闲,在太原,要找个清净的地方都没。”
大城市里的人看不起周边或其他地方的小乡小镇,应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形容一个地方的人很自恋,我还是头一遭听到。在很惊讶小赵用那么强烈的字眼批评太原人的同时,心里也在想着新加坡是不是也是个自恋的城市。自恋得让别人觉得我们很自以为是,也自恋得不知道应多虚心学习,而是相信一本红色新加坡护照,相信只要掌握一种最通用的语言和最有市场价值的技能就足以走天下用一生。
有人说,新加坡已不再精益求精,这阵子才会接二连三出状况,先是跑了一个新加坡回教祈祷团头目马士沙拉末,最近又发生芽笼士乃临时巴刹毒罗惹造成二人死亡的事件。新加坡一向以周详严密的法网和食物安全网享誉国际,如今却在短时间内先后出现纰漏相继失守,难免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难免要让人怀疑新加坡的管理制度的持久性。
是制度出了问题吗?
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杨莉明上星期六在华侨中学举行的中学华语辩论比赛上,对在场学生说的一番话,也许道出了问题的基本关键。她说,华文的学习和掌握必须跨越得过且过、不落人后的心态,才能使自己热爱华文,也才有可能达到双语甚至是双文化的境界。而这不是单靠环境造就,主要是个人有意识的选择。
也就是说,环境造就与有意识的选择必须是同步的。制度固然为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毕竟有它们的局限性,人的态度与定力才是永恒的力量。我们的卫生、教育和语文环境如果只靠制度来监督,如果制度的执行者和整个社会却都表现得极其散漫或根本不当一回事,再周详的机制还是会毁于人心,还是会出现令人遗憾、甚至是震撼的纰漏。为何我们的学校越建越大、设备越来越齐全,学生的英文和母语水平却让人觉得一代不如一代?归根究底,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能力的问题?为何我们的组屋和熟食中心的清洁卫生条件,都得靠人力来维持?归根究底,是清洁工人短缺还是清洁意识与公德心的缺失?新加坡并不缺乏制度,但制度底下的人们,可还有自动自发、不愿得过且过的精神?
新加坡的许多成就也许容易让这个城市产生自恋。自恋的城市总是自我感觉很好,这种感觉一旦出现,就会使我们的社会走向散漫与自负,容易鄙视别人和他人的制度。而“逃马”和毒罗惹事件恰恰提醒我们:我们实在没有条件自负自恋。
(作者是本报采访主任)
转载子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419_507.shtml
嘻嘻。。。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