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February 2009

走出去就有

 
“生命行經到某處,或因疾病,或因社會失序、戰亂頻生:自我與他者的關係陷入根本的緊張關係:自我否定、困惑、失落、羞愧、忿恨、不確定感,一波一波地相繼襲來。期間,看似平淡的人生實際上確是驚濤駭浪的。而這樣的的混亂不安,其實每一個人一生中不能避免的。同時,當人遭逢到這樣的危機時,往往沒有既定的做法或答案可以依賴,他必得探索對自己而言什麼才是最關緊要的,而在做出此價值判斷的同時,他成就了新的自我,也開啟了與他人的新關係......在令人絕望的處境(demoralized situations)中肯定他人和自己的緊密關係,重新發現自己與世界的關連,尋求人生的意義(remoralize)。”
--宋玟靜〈先行者與領路人〉,凱博文著、劉嘉雯、魯宓譯《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序言,pp37-38
 
回來前,幫忙姊姊決定了外甥的問題。心理有些複雜的情緒。
 
姊姊認為外甥整天逃學、不上課,不唸書,無可救藥。我認為逃學不上課部唸書不是問題,問題是他想要做什麼?
 
我和妻子都觀察到外甥雖然表現得很叛逆,但是他嘗試和姊姊溝通,對姊姊的關心,都被姊姊眼中所謂的“叛逆”行為所矇蔽了,開口閉口不斷的責罵。
 
因為即將16歲,姊姊在校方的暗示下最後決定在足歲前,要把外甥送到少年感化院。這是一個因為家長不能管教,或者因為犯法但不足歲,收留青少年的政府機構。
 
和外甥談了,他覺得是姊姊因為要快快的解決問題(close the case)的方法,它對學校和上課的經驗也表示不滿。但是他對於不上課外,想不出另外一個他想做的事情。
 
在姊姊的要求下,我打電話到學校。學校的訓育主任不想和我直接談,草草的應付了我,說已經跟姊姊談過了,就掛了電話。我了解教育孩子最終的責任應該是家長,但是學校的態度竟然被一個不滿16歲的學生看穿了。
 
外甥對於學校和姊姊的態度不好,這是谁都看得出的,這種態度是不應該被鼓勵的,但是這種態度的形成也不是單方面造就的。
 
我在最後的一刻,反對姊姊的決定,但是我告訴她她應該做出最後的決定。我也知道姊姊也不想這樣做,她只是想找另外一個人來否定她的決定罷了。
 
我一直不知道我的涉入是對或錯,但是我希望外甥能夠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管這條路好走,或不好走...
 
(攝於2008年4月29日台灣嘉義縣梅山鄉,瑞里太和古道)
(PS:這是我部落格的第100篇文章。SK事件讓我開始寫部落格,以此文悼念SK)

26 February 2009

海浪





想紀錄一件關於“海浪”的事情卻被室友在聽的這首歌曲連起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東西就是無原無故的串聯起來...

終於回到空氣清新和不太擁擠的花蓮。一向不喜歡在熱鬧的大街上走,因為不喜歡吵雜和擁擠。前陣子在家鄉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在熱鬧的大街驚覺一個現象:來來往往的人,突然像是變成海浪,在我的身旁流動著。我楞了起來,一面繼續走著,一面觀照起滅的浪潮...

“我聽見海浪的聲音,站在城市的最中央。我想起眼流的決心,你說願意的那天起。後來怎麼消失去,在也沒有任何音訊。我是怎麼能讓你死心離去...”

從家鄉的人潮到室友聽的歌曲,到MTV的歌詞,到朋友不告而別的男友...不同的時間、空間、事件到底是怎麼連接起來的?

聽歌吧...我喜歡這樣beng beng 的歌曲。

18 February 2009

平靜安穩的幸福

 

多幾天就要去台灣了,可以感覺到父親和妻子的不舍。我因為是夜貓子,妻子睡時我還在忙,所以特地在臨睡前陪她聊天,過後和父親閒話家常,父親過後還繼續看第八波的老片。

妻子前天還告訴我她很開心,因為她感到平靜安穩的幸福。前陣子她還說我是一個quietly confidence(沈著有信心)的人。

在沒有必要出面的時候,我不太愛當領導的角色。在團體裡,我喜歡靜靜的做事。一群人在一起,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只要能達成目的,其實A計畫B方法都無所謂。但是如果是自己的事,我會衡量然後做出最後決定,盡力去做,但是會報著最壞的希望,並且準備施行C方案,或收拾殘局。如此一來,其實很多事情都無所謂。就像買馬票一樣,沒中獎是理所當然,中獎是額外的收穫。這樣的生活,比較沒有得失心,也比較平淡。

但是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態度。想不到這樣的態度,也意外地給了妻子平靜安穩的幸福。

===========

又:和妻子去越南的時候,在山上小寺廟碰到一個比丘尼,在禮佛后離開前,瞥見她住的地方很簡陋很小。因為沒有帶紅包的習慣,七手八腳地找了個小袋子把供養金放進去,正巧她也從廚房找了兩個橘子給我們。後來,她比手畫腳的告訴我們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越南話。下山一半時,我告訴妻子我不知道為什麼很想哭,就唏哩嘩啦的號啕大哭起來。

我後來問妻子她又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她只覺得不知道原因的很高興。

 

我後來說比丘尼可能是我前世的老師。這情形就像2002年在靜思堂的情況。妻子說這比丘尼的狀況像剛開始的證嚴上人,還說比丘尼像是告訴我們她剛剛想修房子或買什麼東西。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有點像是在妄語,沒有嚎啕大哭當下的感覺真實。

 

07 February 2009

对待交通问题的几种态度

http://www.zaobao.com/zg/zg090207_505.shtml
“涨价可解春运车票难” 经济学家建议遭猛批
● 杨永欣 广州特派员
(2009-02-07)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本周在其博客上发表《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文章,建议“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火车)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认为这么做的话,排长龙、黄牛党活跃、假票猖獗、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

  据了解,茅于轼早在2007年春运期间就发表过持有此观点的文章。当时,他的观点还被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拿到全国两会上讨论。针对此次旧话重提,茅于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访问时说:“我认为文章中的道理没有变,还是对的。”

  针对铁道部过去坚持不涨价的做法,茅于轼在文章中说:“春运不涨价使坐火车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但是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并不低。总体来看这项政策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因为票价低而须付出的代价包括:一、排队,“光是由于排队所花的时间代价,恐怕就超过了省下的没涨价的那几块钱,更何况排了队也未必一定能够买上票”;二、倒票,“车票因价格低变成了稀缺商品,票贩子因此有了活动空间,一度减少了的黄牛党重新活跃起来,而正常的旅客不能从正常渠道买到票,只好求助于票贩子,他们不但没享受到正常票价的好处,反而还比涨价后的票价更贵了”;三、假票,“因为正常渠道买不到,乘客只好找别的路子,这确实为假票创造了销售的机会”;四、服务质量,“历经了千辛万苦搞到了票,上得车来,因为多半列车超员,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了,票价是正常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最后仍然是让消费者吃了亏”。

  不过,茅于轼强调,“我们没有理由怀疑(铁道部)做好事的动机,否则还有谁愿意做好事”,但“正如张维迎教授(也是著名经济学家)所说,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从政策的愿望看,而是从其结果看”。

  本报一名记者今年春运期间曾搭上广州前往重庆的39小时列车,她在车上询问其他乘客后发现,从正规渠道以原价购入车票的人实在少之又少,80%都是以两倍或三倍的价格从黄牛党那里买到车票的,就连无座的车票,三倍的价格也属正常。由此可见,便宜火车票政策的结果不如预期。

  茅于轼也坦言,涨价的建议“纯粹是从经济效率考虑,没有照顾到平等,涨票价对低收入的农民工是很不利的,事实上(也)不存在既有效又有平等的票价”。

  在非常重视平等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的中国敢于屡次建议春运涨价的学者不多,而此文章一发表,就立即“毫无意外地”在中国舆论和网络里引来猛批。

  一名新浪网友说:“一、我们穷人有的是时间,多花四个小时能少掏20块钱,值!二、车票不是因为便宜才成为了稀缺商品,是因为运力的严重不足。三、黄牛党的疯狂是因为执法不严、官员腐败造成,不是因为票价便宜。四、车票难买是客流骤然增加,票价即使涨两倍三倍照样排队买不到。”

  四川新闻网刊登的一篇时评则说:“在笔者看来,涨价以解决春运问题的观点,又何尝不是一种典型的‘奴隶主思维’?又何尝不是将最弱势的群体当作奴隶对待的一种思维?尽管茅于轼冠冕堂皇地表示此举能够解决‘黄牛党活跃’、‘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但他有没有想过,倘若提高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价,多少农民工的心血又将付诸东流?因此,我禁不住要说,这些经济学‘春运不用挤火车、农忙不用秋冬种’,更不用体会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的辛酸生活,站着说话当然不腰疼。”
铁道部:

不上调春运票价

  另一方面,中国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不愿意介入这场争论中。负责人说:“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对于茅于轼的看法,我们不愿意作出回应,但可以肯定的是,铁道部不会上调春运票价。”

以上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zg/zg090207_505.shtml

======================

痛,好痛
● 吴俊刚
(2009-02-07)

  ERP引起民怨,甚至成为梁智强电影里的嘲讽对象,一些观众看了很爽,我想,这些当局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们心知肚明,病人已经到了非动用侵入性(invasive)手术的时候。

  上个月,《联合早报》与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经济急转直下,加上公路电子收费(ERP)闸门已扩大至全岛更多地方,66%受访的驾车者还是表示,完全不打算调整自己的驾驶习惯。另外有24%的人会少开车、部分时间改用公共交通工具;只有少数(5%)准备卖车和转乘公共交通工具。

   不准备少开车的受访者中,多达67%表示会设法使用其他道路来避开ERP,其余则说ERP不会影响他们的决定。

另外,73%认为调整后的路费相当高,19%认为还可以接受,其余少数觉得收费便宜。

  一位《早报》读者认为,无可否认,利用ERP来缓解新加坡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它具有明显的惩罚性,且加重了驾车者的财务负担。如此一来,难免会引起人们的怨声载道。他认为,为了平衡的发展新加坡交通规划与管理系统,有关当局在实行ERP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以其他鼓励性政策来缓解新加坡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读者观察到,每当学校放假期间,各主要道路的交通拥挤状况都会有所改善。有关当局如果能利用津贴或税务回扣来鼓励父母们使用学生巴士来载送他们的孩子上学,将大大减少使用私家车在道路的川行时间,使交通拥挤状况获得大大的改善。

  这个建议是否行得通,有待当局研究,但我完全同意,除了“惩罚性”措施,也应该有“奖励性”措施。目前已有的路税回扣措施,其实就是一项奖励措施。回扣的数额,足以抵消ERP的调高。意思是说,如果你少用车,就可以省多一点回扣得来的钱。

治疗时会按到要害

  奖励性措施能够起到一定的成效,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至于成效多大,则也有待研究。从过去这些年来的各种措施来看,似乎还是“惩罚性”的成效占了上风。

  城市交通颇像人体的血脉,常常因为胆固醇过多或动脉硬化而出现血栓及血管阻塞。医生说,心血管病很多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佳导致的,因此劝人要多运动,不要暴饮暴食,这种鼓励性的做法固然有一定成效,但却还是有许多人“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最后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心血管病,很多病患者无法只靠吃药控制病情,必须接受绕道、“吹气球”或植入支架(stent)等手术才能活命。

  ERP很像血管内的植入支架。CTE的车辆流量太大了,时时出现堵车现象,当局若只是苦口婆心劝人少驾车,或是鼓励人们多用其他道路,避开这条交通要道,看来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但是,架上一两个闸门,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ERP引起民怨,甚至成为梁智强电影里的嘲讽对象,一些观众看了很爽,我想,这些当局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们心知肚明,病人已经到了非动用侵入性(invasive)手术的时候。侵入性动手术当然是会痛的。许多驾车者因此不免雪雪呼痛,甚或大声的诅咒。

  好痛!是的,是好痛。当你因为腰酸背痛或扭伤拐伤去接受物理治疗时,按到要害处,不免也要连连喊痛,但过后就会对理疗师说:好痛,但舒服多了,而理疗师可能只是淡淡的回一声:是的,好痛(good pain)。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以上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0207_506.shtml

03 February 2009

火的儀式

 

吃完飯後到AP老師家,火已經燃燒起來了。大家圍著火堆,一直在找一個不會被柴火薰到的地方。在大家說不知道應該幹什麼的時候,漸漸地泛音從團體中發出來,聲音漸漸宏亮,我聽到了自己的泛音,我終於確切的聽到了我的泛音,在火光閃耀的夜裡。大家像把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發出來。在活動後,就有人表示泛音在剛剛暖身的時候,我們已經要結束了,有點可惜。但是在滿足了腹慾后,在閃爍的火光前,我們終於可以一起把我們內心的泛音發出來了,雖然時間很短。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是這一刻絕對是另外一個我和大自然相處的另外一次重要的經驗。像在寮國四千島上皎潔的月光和西藏高山上的滿天星斗,今天在花蓮美倫山上的一間民宅裡,我與火光和泛音相遇了。

 

AP老師讓大家自我介紹后,開始請我們喝酒,開始是紅酒,最後還掏出了「東引陳高」。酒過三巡后,不知道是誰先開始,用著SY的治療棒出來敲打背部和手臂。接著大家就互相旁忙敲打按摩背部治療。我拿了頌缽來加入鬧場,整個場子瀰漫著療癒的氣氛。我在被敲與敲打之間,也隨意的搖擺著我的身體,讓場子的氛圍在身體之間串動。後來MH也唱起歌來,場子就有很多不同的粒子出現:材火的香味、火光的閃爍、歌聲、酒香酒味、拍打背部的聲音動作、頌缽聲、敲打頌缽的動作……從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對應色聲香味觸,意念之中竟然出現了如同法喜之妙樂。這就是我們的療癒之道。

 

如果從老師的身體性的脈絡下來,身體能給出的,在意識層面為肉體性,對於色聲香味觸攝受肉欲的感覺,就是身體的外在性;在非意識層面的身體性,對於色聲香味觸身體性的內在感,是身體的內在性。在宗教領域,前者為俗,後者為聖。但是二者其實適一體两面,互不可分開的。問題在於內在的身體性位置在非意識範圍,因此很難被人的意識所感知。而位於意識層面的肉體性很容易被感知,所以容易察覺。身體性、靈性和宗教性之所以容易回歸語言,是因為當人們用可被意識理解的語言在討論時,不可理解的非意識層面常常被能理解的意識和語言排除在外。總而言之,真正的問題不是要消除肉體性,而是如何把人們的身體性帶出來。到哪個時候,吃山珍海味可以以肉體性來感知,吃粗茶淡飯能夠以身體性來享受,這才是不離塵世的修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