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October 2021

宗教、宗教人、宗教團體和宗教文化



今年的新加坡佛教電影節 (Thus I Have Seen Buddhist Film Festival - THISBFF) ,連續看了兩部具爭議性的記錄片,"Come and See" 是敘述在泰國南傳僧侶——法身寺法勝法師因爲涉及土地挪用案和串謀洗黑錢指控的事件,另一部 "Guru in Disgrace" 則是記錄在西方傳法的藏傳宗教人——索甲仁波切,涉及的性侵事件。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入滅的時候,很清楚的告訴弟子:依法不依人,就是要大家明白,後世弟子需要依照教法處事待事,而不是依照包括師長等任何人的指示。而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判別符合不符合佛教終極準繩。

我總覺得我們在認識宗教的時候,需要分辨宗教本身、宗教人、宗教人創辦的宗教團體和隨著宗教傳播到不同地域和社會附著的宗教文化。

佛教現分成南傳、北傳和藏傳。從名字來看就可以知道,佛教在印度創教以來,在印度的南北邊,還有西藏傳播開來,成爲的流派。宗教就像任何東西,傳到不同的地方,就因爲不同地區社會文化,而帶有其地方的社會文化色彩。

比如南傳是最早的佛教宗派,南傳僧侶因爲是托鉢向人乞討,過午不食是爲了不打擾施主的生活。佛教傳到了北方的華人社會,因爲文化習俗的不同,乞討食物被社會認定為不事勞作,不事生產,很難獲得社會大衆的尊敬。所以北傳僧侶自己耕作生產,甚至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説法。就連素食也主要因爲梁武帝當時的提倡而盛行,所以北傳佛教也提倡素食。相對於南傳僧侶,隨緣托鉢,施主供養什麽就吃什麽,包括葷食也不戒口。

藏傳佛教傳到西藏后,基本上受到了西藏原有的傳統信仰——苯教相當大的影響。所以藏傳佛教尤其儀式儀軌就摻雜了很多傳統文化信仰,包含了很多南北傳沒有的護法神祇。另外藏傳除了南北傳的佛法僧三寶外,對於自己的上師也是非常的信賴信仰的。

這裏回到電影節的電影 "Guru in Disgrace" ,影片中提到有信衆因爲信賴的藏傳上師仁波切,對於上師的性侵和暴力,雖然心裏萬分不願意,也默默的不吭聲。根據一些藏傳上師大德的説法,信賴上師是藏傳傳統,但是弟子在完全信賴上師前,必須要根據自己長時間的判斷,決定這位上師是不是合格的上師。而“依法不依人”這個重要的準則,還是必須要緊記的。藏傳法師在宗教文化上雖然不同,但是教理和基礎還是應該一樣的。

在 "Come and See" 這部影片中,泰國警察和政府在執行逮捕和追查時,泰國政局是在政變和混亂中,所以案件摻雜了政治味道。但是影片中的前信徒提到法勝法師自稱自己是造物者,不是普通的法師。這就違背了佛教的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的原則。加上警察在前往法師寢室的時候,發現法師床上大棉被下,竟然是用枕頭堆叠起來的,人在睡覺的形狀。有點讓人啼笑皆非。

宗教團體爲了與時并進,除了在進行宗教活動外,也同時辦社會福利工作(比如療養院、安老院、幼兒園),甚至主辦社會活動(插畫、書法、氣功)。宗教團體辦這些活動是好的,但是要注意這些活動并不是宗教本身的主要目的,宗教畢竟有人生終極的問題要解決。而團體組織大了以後,工作多了,很多事務非得以世俗的操作方式進行,這是不能避免的。

兩部電影主事者成立的團體,在事情揭穿后,爲了要繼續生存,都以低調的方式處理。要嘛就不提主事者,要嘛就含糊帶過。這樣的方式處理的對錯先不講,但是可以理解的。團體在世俗社會要繼續,就以世俗的方式應對。但是是不是這就是唯一的應對方式呢?

以索甲仁波切為對象的荷蘭 RIGPA 團體的負責人的做法是值得參考的,負責人認爲波切的藏傳佛教教法是他們團體依據,他們也承認仁波切的行爲有偏差,但是這并不會影響他們對於佛教和藏傳佛教教法的信仰和信心。

這樣的説法就直接把個人的行爲和宗教的本質分開,也負責的繼續帶領團體。如果大家都能把宗教、宗教人、宗教團體和宗教文化脈絡分得更加清楚。我們可能會更有信心的維護自己的信仰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