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rch 2008

Moon river/ Audrey Hepburn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day
You dream maker, you heart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g round the ba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29 March 2008

Le papillon




Le Papillon       

Pourquoi les poules pondent des oeufs?
Pour que les oeufs fassent des poules.
Pourquoi les amoureux s'embrassent?
C'est pour que les pigeons roucoulent.
Pourquoi les jolies fleurs se fanent?
Parce que ca fait partie du charme.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Pourquoi le feu brule le bois?
C'est pour bien rechauffer nos coeurs or.
Pourquoi la mer se retire?
C'est pour qu'on lui dise "Encore."
Pourquoi le soleil disparait?
Pour l'autre partie du decor.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Pourquoi le loup mange l'agneau?
Parce qu'il faut bien se nourrir.
Pourquoi le lievre et la tortue?
Parce que rien ne sert de courir.
Pourquoi les anges ont-ils des ailes?
Pour nous faire croire au Pere Noel.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ca t'a plu, le petit voyage?
A la prochaine fois, d'accord.
D'accord.
Je peux te demander quelque chose?
quoi encore?
on continue mais cette fois-ci c'est toi qui chantes.
Pas question.
Tu te pleures.
Non, mais non.
alors, c'est le dernier couplet.
Tu ne crois pas que tu pousses un peu le pourchas?
Pourquoi notre coeur fait tic-tac?
Parce que la pluie fait flic flac.
Pourquoi le temps passe si vite?
Parce que le vent lui rend visite.
Pourquoi tu me prends par la main?
Parce qu'avec toi je suis bien.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蝴蝶

「為什麼雞會下蛋?」
- 為了蛋都變成小雞。
「為什麼情侶們要親吻?」
- 是為了鴿子們咕咕叫。
「為什麼漂亮的花會凋謝?」
- 因為那是遊戲的一部分。
「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為什麼木頭會在火裡燃燒?」
- 是為了我們象毛毯一樣的暖。
「為什麼大海會有低潮?」
- 是為了讓人們說:「再來點」.
「為什麼太陽會消失?」
- 為了地球另一邊的裝飾。
「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為什麼狼要吃小羊?」
- 因為他們也要吃東西。
「為什麼是烏龜和兔子跑?」
- 因為光跑沒什麼用.
「為什麼天使會有翅膀?」
- 為了讓我們相信有聖誕老人。
「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你喜歡我們的旅行嗎?
- 非常喜歡.
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東西,不是嗎?
- 可惜我沒能看到蟋蟀。
為什麼是蟋蟀?
- 還有蜻蜓。
嗯,也許下一次吧。
我能問你點事情嗎?
- 又有什麼事?
我們繼續,不過由你來唱?
- 絕對不可以。
來吧。
- 不,不,不。
這是最後一段了。
- 你是不是有點得寸進尺了呢?
為什麼我們的心會「滴答」?
- 因為雨會發出「淅瀝」聲。
為什麼時間會跑得這麼快?
- 是風把它都吹跑了。
為什麼你要我握著你的手?
- 因為和你在一起,我感覺很溫暖。
「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28 March 2008

缺口動力學 (電子筆記:宗教療癒 3/27)

缺口動力學就是從苦痛中修行。人碰到苦痛會自我產生遮蔽物來較少苦痛。在二元互為盤繞脈絡下,遮蔽物其實只是等待被轉化之物。

符號系統的意義完成,進入行動系統會成為死結,成為一種障礙。真實的世界是生成(becoming),但是符號系統是指派的,只有邏輯可言。修行就是要接受行動系統的真實,同時接受符號系統的錯誤認識。

宗教上一開始談的是和不明之物的接觸(比如死亡),意義的談論是宗教後來才發展的。這就是精神生產的原初--primary process。和不明之物的接觸後,感覺恐懼和巨大。因為恐懼但是巨大,會有神聖的感覺。死亡是我們焦慮,但是這個是revealing的開始。為甚麼後來不焦慮了呢?因為我們認為這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不是我身上。所以產生了遮蔽。我們是以複眼(像蒼蠅的眼睛)的方式看待事物,因為距離事物變成構成性(consitutied)的東西。幻念、虛假都是構成性的東西,而距離就造就了這個運動的關係。

宗教最大的貢獻就是弔詭,宗教就是所有可能的現實,用非存在的狀態出現。宗教不是從自我變成無我,而是讓自我如何置身於無我之中。

 

 

22 March 2008

《 後現代主義》

Rating:★★★★
Category:Books
Genre: Other
Author:Richard Appignanesi文/Chris Garratt圖/黃訓慶譯


後現代理論的系譜
=============
◎ 後想代理論根源於形式文字學(Formal Lingusistics)的一個流派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 他主張在語言系統裡頭,signifier/指符/意符(文字"牛")是負載意義者,而signified/所指/意指(動物"牛")是signifier所指涉的東西。e.g.文字"牛"是指涉動物"牛"。

◎ 他建議把結構語言學視為符號學(Semiology)的一部分。這主張開啟了將文化本身當作是符號系統的分析法。他認為任何行為或客體的意義也許看起來都是自然天成的,事實上卻總是建立在共有習俗(一種系統)上。

◎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有系統地建立一種文化符號學,把文化現象二元結構化。

◎ 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67年宣告"作者之死"讀者可以創造自己的意義,不管作者的意圖。(這跟詮釋學的開展有關嗎?)

◎ 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其他形式的後設語言(Matalanguage)學曾想要從意義之謎解脫出來,卻又導回語言的死巷。對理性採取相對主義,甚至虛無主義的觀點。"將所有相對化"-->(這又使到解構主義的發生)

◎ 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對西方的理性主義發動解構(Deconstruction)主義的戰爭。從哲學的創立者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G W F Hegel)直至維根斯坦和海德格的哲學史,一直不斷在進行以羅各斯為中心的探索。羅各斯中心主義源自希臘字logos,即是"內在思想藉以表達的言詞"或者"理性本身"。

◎ 羅各斯中心主義: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會明明白白地呈現(被再現)給一個觀看主體,這主體可以帶著全然確定性去談論這世界之呈現。

◎ 德希達:意義並非潛藏在符號之中,也不在於符號所指涉的東西,而是純粹產生自符號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任何觀察者可能應該也是包含在這意義結構之內,而不是置身事外。結構主義者或其他理論立場的所謂"科學的"超然不偏是站不住腳的。

◎ 延異(Différence):意義包含認同(它是甚麼)與差異(它不是甚麼),因而不斷地"被延遲"(deferred)著。德希達為此一過程發明一詞即是差異(difference)與延遲(deferral)的延異(différence)

◎ 歷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是最直接涉及權力和合法化的後現代理論家。

◎ 他認為知識(knowledge)是逐漸變得具有統治力的種種思想體系,知識也在社會上被合法化並成為基本規制。

◎ 知識論(epistemology)是關於真偽知識之分辨的知識確證理論。他的論述焦點在於認識法(epistemes)獨斷決定甚麼是知識和真理而甚麼不算。揭露了歷史線性發展定見的種種假設和符碼,後集焦於權力和知識如何相互依賴。

◎ 對於文學藝術和認識的緊密關聯,傅柯不是定位在認識法,而是在表明認識法的局限。這些關乎到後來"自我"和"他者"之知識如何被建構、複製與合法化問題再現。

自我之虛構
========
◎ 法國心理分析學家拉岡(Jacques Lancan)晦澀難解的著作是模仿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梅(Stéphane Mallarmé)的奧秘風格。

◎ 他認為這種本能的、主體所不知的潛意識,是一種被建構的語言。潛意識藉著符號、隱喻、象徵而起作用,就像語言一樣。潛意識是在獲得語言之後才開始。

◎ 佛洛伊德的心靈三元論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sgo),被拉岡換成影像(the imaginary)、象徵(the symbolic)和現實(the real)三層結構,代表人類心靈成熟的過程。

◎ 嬰兒在6-10個月大的時候,在鏡子中發現顯現的完整而協調一致的影像。鏡子是第一個所指(signified),而嬰兒本身則是指符(signifier)。在成人的世界,所指(signified)是自我,而成人本身則是指符(signifier)。

◎ 拉岡認為我們不是被禁錮在現實中,而是被禁錮在指符(signifier)的鏡像的世界中。

◎ 因為認為建構物不是絕對不變的實體:德希達對以邏各斯為中心的確定性的攻擊,傅柯對於歷史上排除現象的揭露,以及拉剛把自我視為虛構的觀念;女性主義便使用這些為操作的利器。

◎ 保加利亞人克理斯帝瓦(Julia Kristeva)


(待續...)

Richard Appignanesi文字,Chris Garratt繪圖,黃訓慶譯,《 後現代主義》,臺北市/立緒文化,1996年,pp58-101

21 March 2008

(電子筆記)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

 

l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成俗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

l   哲學界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了。

l   後現代主義衍生的文化信念會是反對主流方案、反對單一以理性為中心、反對二元對立,更反對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

l   我們沒有辦法脫離現代生活方式的制約,而各種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惡果,並不足以完全否定現代文明的生活。思想家和各種藝術家就以各自的方式,解開我們對現代文明生活的迷思。

l   為當下人類這種情結提供最深刻解說,且為解開迷思提供方法論其基礎和實則演練的,是法國的解構主義

l   解構主義並不是毀滅主義。因為解構主義對於任何形式透過語言傳達的思想都進行解構,令我們知道思想的不穩定性,知識的無常,對任何思想進行系統化、集體性的統一解說都是謬誤的。

l   解構主義的思想根源有現象學、海德格爾和東方哲學。其中海德格爾晚期哲學亦深具東方(莊子)色彩。對東方哲學有理解的,應不難在解構主義中找到東方哲學的脈絡。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47.htm

(個人不是很贊成,但是可以參考)

 

第一,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

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

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

最后,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
.主体消失。
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
.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stmodernism

 

Postmodernism is a term applied to a wide-ranging set of developments in critical theory, philosophy, architecture, ar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hich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as either emerging from, in reaction to, or superseding,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sometimes abbreviated Pomo[1]) was originally a reaction to modernism (not necessarily "post" in the purely temporal sense of "after").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disillusionment induced by World War II, postmodernism tends to refer to a cultural, intellectual, or artistic state lacking a clear central hierarchy or organizing principle and embodying extreme complexity, contradiction, ambiguity, diversity, and interconnectedness or interreferentiality.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10.htm?re=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D%98%E5%9C%A8%E4%B8%BB%E4%B9%89&variant=zh-tw

 

l   存在主義,又稱為生存主義,是一個哲學非理性主義思潮,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

l   叔本華尼采索倫·克爾凱郭爾(齊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驅。在20世紀中它流傳非常廣泛。雅斯貝爾斯馬丁·海德格爾保羅·薩特和作家阿爾貝·加繆是其代表人物。

l   其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薩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istentialism

 

Existentialism is a philosophical movement that posits that individuals create the meaning and essence of their lives, as opposed to deities or authorities creating it for them.

It emerged as a movement in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ough it had forerunners in earlier centuries. Existentialism generally postulates that the absence of a transcendent force (such as God) mean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entirely free, and, therefore, ultimately responsible. It is up to humans to create an ethos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utside any branded belief system. In existentialist views, personal articulation of being is the only way to rise above humanity's absurd condition of much suffering and inevitable death.

 

 

解構主義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7%A3%E6%A7%8B%E4%B8%BB%E7%BE%A9&variant=zh-tw

 

l   歐陸哲學文學批評中,解構主義是一個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所創立的批評學派。德希達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閱讀西方哲學的方法。

l   解構閱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被解讀為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衝突的體現。一個被解構的文本會顯示出許多同時存在的各種觀點,而這些觀點通常會彼此衝突。將一個文本的解構閱讀與其傳統閱讀來相比較的話,也會顯示出這當中的許多觀點是被壓抑與忽視的。

l   解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個文本中的二元對立(比如說,男性女性同性戀異性戀),並且呈現出這兩個對立的面向事實上是流動與不可能完全分離的,而非兩個嚴格劃分開來的類別。而其通常結論便是,這些分類實際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絕對的形式存在著的。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construction

 

Deconstruction is a term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denoting a process by which the texts and languages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 particular) appear to shift and complicate in meaning when read in light of the assumptions and absences they reveal within themselves. Jacques Derrida coined the term in the 1960s, [1] and proved more forthcoming with negative, rather than pined-for positive, analyses of the school.

Subjects relevant to deconstruction include the philosophy of meaning in Western thought, and the ways that meaning is constructed by Western writers, texts, and readers and understood by readers. Though Derrida himself denied deconstruction was a method or school of philosophy, or indeed anything outside of reading the text itself, the term has been used by others to describe Derrida's particular methods of textual criticism, which involved discovering, recogni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and unspoken and implicit—assumptions, ideas, and frameworks that form the basis for thought and belief, for example, in complicating the ordinary division made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was drawn mainly from the work of Heidegger and his notion of destruktion but also from Levinas and his ideas upon the Other.

15 March 2008

Lacan‧the real‧objet petit a 拉岡‧實存‧objet a

The Three Orders

The Imaginary

Lacan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go and the reflected image means that the Ego and the Imaginary order itself are places of radical alienation: "alienation is constitutive of the Imaginary order".[14] This relationship is also narcissistic. So the Imaginary is the field of images and imagination, and deception: the main illusions of this order are synthesis, autonomy, duality, similarity.

The Imaginary is structured by the Symbolic order: in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Lacan argues how the visual field is structured by symbolic laws. Thus the Imaginary involves a linguistic dimension. If the signifier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ymbolic, the signified and signification are part of the Imaginary order. Language has Symbolic and Imaginary connotations; in its Imaginary aspect, language is the "wall of language" which inverts and distorts the discourse of the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aginary is rooted in the subject's relationship with its own body (the image of the body). In Fetishism: the Symbolic, the Imaginary and the Real Lacan argues that in the sexual plane the Imaginary appears as sexual display and courtship love.

Lacan accused major psychoanalytic schools of reducing the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to the Imaginary order by making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nalyst the objective of analysis (see Écrits, "The Directions of the Treatment"). He proposes the use of the Symbolic as the way to dislodge the disabling fixations of the Imaginary: the analyst transforms the images into words. "The use of the Symbolic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analytic process to cross the plane of identification."[19]

The Symbolic

In his Seminar IV "La relation d'objet" Lacan asserts that the concepts of Law and Structure are unthinkable without language: thus the Symbolic is a linguistic dimension. Yet, he does not simply equate this order with language since language involves the Imaginary and the Real as well. The dimension proper of language in the Symbolic is that of the signifier, that is a dimension in which elements have no positive existence but which are constituted by virtue of their mutual differences.

The Symbolic is also the field of radical alterity, that is the Other: the unconscious is the discourse of this Other. Besides it is the realm of the Law which regulates desire in the Oedipus complex. We may add that the Symbolic is the domain of culture as opposed to the Imaginary order of nature. As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Symbolic, the concepts of death and lack (manque) connive to make of the pleasure principle the regulator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Thing (das ding an sich) and the death drive which goes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by means of repetition"—"the death drive is only a mask of the Symbolic order."[11]

It is by working in the Symbolic order that the analyst can produce changes in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of the analysand; these changes will produce imaginary effects since the Imaginary is structured by the Symbolic.[4] Thus, it is the Symbolic which is determinant of subjectivity, and the Imaginary, made of images and appearances, is the effect of the Symbolic.

The Real

Not only opposed to the Imaginary, the Real is also located outside the Symbolic. Unlike the latter which is constituted in terms of oppositions, i.e. presence/absence, "there is no absence in the Real."[11] Whereas the Symbolic opposition presence/absence implies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thing may be missing from the Symbolic, "the Real is always in its place."[19] If the Symbolic is a set of differentiated elements, signifiers, the Real in itself is undifferentiated, it bears no fissure. The Symbolic introduces "a cut in the real", in the process of signification: "it is the world of words that creates the world of things - things originally confused in the "here and now" of the all in the process of coming into being.[20]

Thus the Real is that which is outside language, resisting symbolization absolutely. In Seminar XI Lacan defines the Real as "the impossible"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and impossible to integrate into the Symbolic, being impossibly attainable. It is this resistance to symbolization that lends the Real its traumatic quality. In his Seminar "La relation d'objet", Lacan reads Freud's case on "Little Hans." He distinguishes two real elements which intrude and disrupt the child's imaginary pre-oedipical harmony: the real penis which is felt in infantile masturbation and the newly born sister.

Finally, the Real is the object of anxiety in that it lacks any possible mediation, and is "the essential object which is not an object any longer, but this something faced with which all words cease and all categories fail, the object of anxiety par excellence."[11]

Objet petit a

I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Jacques Lacan, objet petit a (object little-a) stands for the unattainable object of desire. I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object cause of desire. Lacan always insisted for it to remain untranslated "thus acquiring the status of an algebraic sign." (Écrits).

In 1957, in his Seminar Les formations de l'inconscient, Lacan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objet petit a as the imaginary part-object (see Melanie Klein), an element which is imagined as separable from the rest of the body. In the Seminar Le transfert (1960-1961) he articulates objet a with the term agalma (Greek, an ornament). Just as the agalma is a precious object hidden in a worthless box, so objet petit a is the object of desire which we seek in the other.

In the Seminars L'angoisse (1962-1963) and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1964), objet petit a is defined as the leftover, the remnant left behin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mbolic in the Real. This is further elaborated in the Seminar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1969-1970), where Lacan elaborates his Four discourses.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Master, one signifier attempts to represent the subject for all other signifiers, but a surplus is always produced: this surplus is objet petit a, a surplus meaning, a surplus of jouissance.

Slavoj Žižek explains this objet petit a in relation to Alfred Hitchcock's MacGuffin: "[The] MacGuffin is objet petit a pure and simple: the lack, the remainder of the real that sets in motion the symbolic movement of interpretation, a hole at the center of the symbolic order, the mere appearance of some secret to be explained, interpreted, etc." (Love thy symptom as thyself).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ques_Lac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Objet_Petit_a

 

心理發展階段論:想像界/象徵界/實存

拉岡提出的心理結構,和弗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有所不同,特別是拉岡在其結構中加入了主體(Subject)的角色,主體是拉岡一個重要的構思,主體是語言學上所有言說的主動因素(例如英文句式中的 ﹣﹣ I),在哲學上也令人想起我思故我在,也是提供認知心理境界時的主動性視點。在現象學上主體被理解為意向性 Intentionality,Paul Ricoeur 在其論著 Rule of Metaphor 也提出和拉岡理論類似的說法。

  • 想像界Imaginary Order)是主體離開母體後產生的必然性心理結構。對於主體,胎兒時期在母體內安然自足的,是不可知的完美處境,是先於存在而存在的零度生命境界。可是,從出生的一刻開始,離開母體令嬰兒產生,一種破裂後失去安全感和物質支援的痛苦,這種無可補救的痛苦,激發出對於自我的想像,從而發展出對於自我作為一個完整個體的幻想。這幻得幻失的境界被形容為回歸母體的原生慾望。可是,事實上主體並不如想像中,是一個完整而可以行動自如的個體,嬰兒在鏡像期產生的喜悅,正正是想像力推動的,是沒有物質基礎的幻想式快感。想像界突顯的是本我/自我之間的差異性,由於想像界是先於象徵界存在的,所以,這差異性也是不可言說的心理境況。在鏡像期的嬰兒,對於本我的能動力和自我的慾望之間就存在不可滿足的差異。不過,這差異性並不只是發生在嬰兒時期,在主體成長後,想像界(包括當中本我/自我的差異)仍然不會離開主體,而且永遠成為心理結構的一部份。
  • 象徵界Symbolic Order)是突顯語言世界對主體心理的塑造,語言在拉岡看來不單止是溝通,其實包含社會上所有以語言符號維繫/創造/建構的現境,是現象學的現象世界,對應於實存,它是沒有物質性的外相。不過,對於拉岡來說,語言的真實性並不重要,因為它對於主體產生了無限的意義網路,當中包念了認知/自我認同/規則/家庭關係/朋友關係/感情表達/社會制約/歷史時空/意識形態,是主體存在最重要的一部份。如果沒有了語言建構,類似猿人泰山的事,將不會是子烏虛有的故事。
  • 實存The Real)是拉岡最神秘而富爭論性的說法。實存是主體在言說中無法言說的境界,是主體無法幻想的完美境界的真實存在,是全然物質性的,但又不能用言語說清的完美存在。部份論者認為這是拉岡系統中留給超越者﹣﹣神 的位置,但筆者認為,與其說是一個外於主體存在的超越者(基督教會的上帝),倒不如說是拉岡理論中留給主體自身成佛﹣﹣無上正等正覺的覺悟者的位置,較為合乎拉岡的思想方式。(註:拉岡曾出訪日本,並對佛學有研究)實存界的物性推動拉岡思想進入後結構主義時代,由於實存沒法由語言(象徵界)解讀,(這不是指實存界沒有符號運作,正正相反的,由於實存界有如黑洞一樣的內在動力,令二元對立的簡單符號操作沒法有效進行,因此反而意義的真空境)形成所有伴隨象徵界滲入的部份(道德、倫理、知識論、意識型態、社會組合、法則)均沒法切入實存界。令物性問題成為拉岡進入拓樸世界的最好註腳。拓樸及拉岡晚相當注重的數元(matheme)概念,都是以實存界的邏輯,淩架結構主義時代拉岡理論中完全依重語言和象徵運作的做法。

Objet a

Objet a (法語讀音為 objet petit a)是無法翻譯的術語,拉岡指出在人類成長過程中,會將孩提時期某些特別的物品(例如某些玩具)認定為有特別意義的實體,此實體具有超乎單純心理價值的實質性存在。在拉岡系統之中,objet a 被視為心理發展過程的殘存物,是經歷過Imaginary order後,兒童面對以父權為代表的語言規則界之後,主體因為要被迫放棄原生性慾望,而取得的補償性的代替品,當中尤其是對作為經過戀母情結後的補償。故此,objet a有作為童年小玩偶的一切特質,也往往含有性徵(例如母親乳頭等)的某些特質。

隨著主體長大,objet a 會發展為一種戀物式的愛好,其物質性(觸摸物件時的手感)會引發主體一種獨特而不能言說的快感。Objet a 也是拉岡系統中唯一有絕對物質性的一項。因為這物體雖然作為一個隱喻著存在最大機密的意義,但矛盾的,這存在本身是不可言說的,既充滿重要意義信息,卻又不可言說的。就連帶語言符號 objet a 本身亦不能翻譯。

這個拉岡理論中並不多提到的 objet a 在後期的言說中尤其重要,成為心理分析學的拓樸中一項重點提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5%B4%97

 

胡晴舫 台湾人·旅人·女人·作家

胡晴舫 台湾人·旅人·女人·作家

黄向京 (2008-03-14)

  胡晴舫曾引用诺贝尔奖得主印度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所说:“一个人可以同时是意大利人,女人,女性主义者,素食者,小说家,经济保守主义,爵士乐迷和伦敦居民”;作为“现代性的孩子”,胡晴舫也拥有多重身份: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台湾人,一个游走不同城市的旅人,一个嫁给罗马尼亚人的女人,一个在家写作的作家。

台湾人的身份,别人看不见

  胡晴舫出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戏剧硕士。她曾在剧场、广告界打工,后参与多本杂志创刊,如《花花公子》(Playboy)、Esquire国际中文版等,也曾旅居香港、上海、北京、伦敦、巴黎等城市,常去纽约和伦敦。

 

  聊天中,说起话来干脆利落手势丰富的胡晴舫强调,她看世界的眼光,是从一个台湾人的身份出发。她说:“台湾人明明有护照与国籍,但国际社会没有看到我们,我们是不被看见的。”

  被人看见,是个体存在的最根本;不被看见的个体、民族、国家,自然存在着身份的焦虑感。她进入很多国家的关卡,印戳不是盖在护照,而是夹杂的一张白纸上。

  妈妈是公务员,爸爸是生意人,胡晴舫从小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苦苦追着各式经济指数,是个急于工业化以达到现代化的时代。所有人似乎一夜致富,除了买房子,也把孩子和钱财送去美国。

  作为上过班的作家,办公室内人事的纠葛,一度让热血冷眼的胡晴舫大失所望。而她回头自省,正因台湾成长环境与在美国中西部求学环境的人情味,令她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与价值。

  “很多美国人认为,美国只是纽约和加州的结合,其实中西部才是真正的美国。那里的人对面会打个大招呼,唯恐你看不见。”

  胡晴舫说,当前台湾社会就像突然泄了气的气球,又像失去灵感的诗人,再也找不到前进动力,毫无斗志。她为《中国时报·观念平台》撰文说,所谓台湾人的主体意识,是指在台湾这块土地生活工作的每个独立个体的人权意志。有了实践这份意志的权力,不该还天真期待政客骑着白马来拯救自己,而该细想如何担起公民责任,恰当使用自由。

  每个台湾人出生的那一刻都知道自己必须比其他护照的子民更加倍努力,因为没有抱怨的本钱,也没有时间悔恨。可是,她对台湾还是有信心。只要台湾人不放弃,台湾就还有希望。

  胡晴舫身上所扛负的政治符号与国族纠葛未免不是包袱,但她觉得“现代性会是我们的巨大翅膀,帮助我们飞高,看清楚整个世界的景色,而不只是从我们所站立的地面角度。”

旅人的身份,在移动中信赖

  在全球化年代,胡晴舫也是一个旅人。历代作家喜欢讴歌田园的美,但胡晴舫毫不回头地说,“城市是我们的家园。牧歌式的田园谁不想要,但不是我的调调。我们其实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说难听点,我们不知道别的生活方式。”

  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旅行已是一种生活方式,富裕的达沃斯(Davos)子民,去东京是去剪个头发,而不是参观什么景点,他的下个城市可能是纽约。

  全球化也是不可能回头的,她指出,连恐怖分子也不能阻止,恐怕只有石油危机才有办法。很多人抱怨全球化的弊端,而她认为:自古以来,流动是造成经济繁荣的必经之路,抱怨全球化的人因自身不能流动,没能从中获利,因赶不上时代而处于弱势。

  互联网更是一种流动,是一种脑子的流动,人人坐在办公室内,其实天天都在流动。胡晴舫说,10年前互联网刚诞生时,现代人一天的信息量相等于18世纪巴黎人一年的信息量,现在可能是15年的信息量。现代性的孩子患有资讯与快节奏焦虑。

  “你以为现在已经变得很快,但将来变得更快。节奏不可能慢下来。现代人将永远惊惶失措,文学的价值则在帮你思考,而思考是你唯一的武器、救援,也是唯一的财富。思考会令人忧郁,但不可怕。恐惧比忧郁更可怕。”

  还有,信赖,是全球化的基础,你不能欺负陌生人,因为有一天你必然是陌生人。健康的全球化会改善人类的品德,有了信赖,才能去远方做生意,互联网更需要信赖感。

  生活在亚洲的胡晴舫认为,崛起的亚洲在面对一个特别的年代,亚洲人更需要帮助自己人。她有过跟西方人打交道的经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让她更有亚洲意识。

  “唯有亚洲人的根基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否则就将是边缘人。在人权之外,族群的价值就是要给予人自尊,有如土壤、水源,如果没有,植物就不能成长。你从哪里来,这就是你。”

  “拿什么护照,不过代表你在哪里缴税。但你要对自己生活的地方尊敬,对当下的土地与环境认同、尊重。你可以拿他国的护照,但哪里是你的城市?我现在住在香港,为维护皇后码头,也去签名以表支持。这是一种对城市的关怀。在外旅行回家,都是说‘回香港’,香港是我的城市。”

女人的身份,不断在怀疑

  有个性感洋名“洛丽塔”(Lolita)的胡晴舫也说,女人在这个年代也不断在移动,50年前,这不可能发生。

  她曾说“女人是台湾的希望”,因为传统上,女人的特质,如讲究美感、生活品味、容忍、不躁动、观察世界等,这些都是文明的特质。现在一些都市玉男也呈现女性化的特质:不躁动、不强势等。要看一个社会有多进步,女性的地位是指标之一。

  她在问:为什么法国的女人有作家在书写,而亚洲的女人这么丰富精彩,反而被忽略?尤其在都市文明社会,亚洲家庭都靠女性在支撑。

  “亚洲女人最令人惊讶的是她们的韧性。亚洲家庭看似男性做主,其实都是女性在摆布,包括怎样养小孩。她们沉得住气,刻苦耐劳,什么都要张罗,从公婆、丈夫、小孩到公司老板,人情像蜘蛛网包住她们。她们一天的作息表会吓死人。她们太超人了,太牢靠了,因此长久被忽略。”

  她说起日本电影导演成濑已喜男的《晚餐》,丈夫每天下班回家跟太太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饿了!”每天忙着烧饭、洗衣、抹地的太太,眼见侄女来家中暂住,惹得丈夫心思思,有感而发而不告而别。丈夫后来约太太一同晚餐想和好,不小心还是说了一句“我饿了”,再加一句“对不起”。

  后来,女人也上班了,“职场让女人有个舞台可以展现聪明才智,以前都是隐藏在家庭里头,而哪个家庭不是小型企业,哪个女人不是天生的CEO?女性现在已经在公共空间被看见。只要看见就习惯,没有看见就会怀疑。”

  但是,“当男人上班的第一天,他所要克服的问题只有如何自我表现……女人上班的第一天,除了解决上述那些问题之外,她仍要面对她自己。”女人有了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桌子以后,还有很多自我怀疑,是不是跟阿拉丁神灯精灵要错了愿望?

作家的身份,说出这个时代

  胡晴舫两年前离职后在家写书,她也在《联合报》副刊写专栏“城市忧郁”,为《皇冠》杂志写“人间喜剧”。

  她认为,作家写作要确定自己的文体,也要确定题材值得书写。“只要有人说过,而且说得比我好,我就不说了。现在读者要看的东西太多了。”

  《旅人》(2001)写的是旅人在全球化都市中的移动,可说是作家的核心思想;《她》(2001)素描一个个亚洲女性的肖像;罗马尼亚版画家米尔察·波济胥(Mircea Bochis)绘图的《机械时代》(2001),写工业化时代生活的单一呆板;《办公室》(2005)是“失业”在家后写的职场丛林人性百态,从25岁的秘书到半老徐娘的女强人和得了忧郁病的女清洁工。

  “世界上没有伟大的办公室文学。”胡晴舫如是说。为她的书作序的文化评论家李欧梵说:“这个资本主义弥漫的世界,却的确需要办公室文学,因为这个“新世纪的工厂”就是办公室……胡晴舫的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女性作家写出来的办公室文学。”

  胡晴舫说:“基本上,我对现代性很感兴趣,也就是现代人吃饭、睡觉、旅行、上班等生活形态。有人写餐厅,有人写休假,而有谁不上班?办公室占据80%时间,虽然苦闷无聊,但居然没作家写办公室,实在奇怪。只有当过会计师的卡夫卡写过《变形记》,现代性大师葡萄牙的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写过《惶然录》,他们把现代人生活的荒谬性写得很好。一般人害怕上班,上班族表面光鲜,其实内心对金钱、生命、时间恐惧,我只有深深的同情。”

  她也认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比百多年前来得复杂,一切看起来如此便利,但看不懂背后的逻辑,比如提款机后的金融系统等。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看我就是看你自己。刚开始写作,老是得罪一批老一辈的作家,觉得我的观念太奇怪,可也有老一辈作家为我辩说:‘你们到底要讲真话的年轻人,还是唯唯诺诺的年轻人?’我只能说出这个时代,我只能代表这个时代。我不只是写自己,也在写你、他,我们这个年代的事情。比如,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只能代表美国上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

  当然,现代性的孩子是没有答案的,也不需要答案。她总是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世界,准备相信世界上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真理,或者根本没有。

外一章关于美丽

  胡晴舫早前接受本地一时尚杂志访问,在杂志安排下,穿了一套Raoul桃红色裙装,在恭锡街25号美食书店咖啡座“25度C”拍照。

  对于娇柔的桃红色,胡晴舫有点抗拒。私底下,她的穿着不是黑就是白,这几年夹杂着灰。她笑说,妈妈偏爱红色,她从小到大,从里到外都是红色,红彤彤地长大之后,就极力想摆脱这个颜色。在妈妈眼中,这个女儿是“铁齿”的。

  拍照过程中,她也想起在《花花公子》工作时,眼睁睁地看着娇人的台湾美女因露了两点,被家人及男友唾弃。

  胡晴舫说:“《花花公子》是个身体的世界,欲望的世界,人性的世界。这个社会给予美女一种幻觉,她们以为能通过美色获得金钱地位;其实,从小在过多目光注视下长大的美女,身体往往过早被男人侵占、剥削,美貌往往变成一种包袱,甚至,诅咒。”

 

转载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网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pages1/face2face080314.shtml

 

11 March 2008

山上起霧

 

 

昨天在超市的時候,看到兩位來自泰國的僑生,很開心的跟他們用我破破的泰語交談。其他的僑生很懷疑我的泰文是亂掰的,我雖然有些不爽,還是很興奮地和他們交談。

 

回來宿舍的時候,心裡還是小鹿亂撞的興奮。猛然想起原因,曾經交往的泰國女友,心中翻騰起來。想起我種種的付出、關懷和愛。後來都像江水的滔滔流走,一去不復返。往事想電影般一幕幕的浮現眼前,我的感慨無盡......

 

晚間和太太的視訊談話中,心裡雖然有一些悶悶的,但是生活一些點滴地趣事卻沖淡我的煩悶。凌晨的夜讀,心裡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今天在洗澡的時候,回想起昨天一整夜起起伏伏的情緒。剛剛念的文章寫著:

 

"現代修行為聖俗兩者所纏繞,我們可以"無我",也可以"有我",兩者表面矛盾,卻都必須真實地實現,人才能覺悟。傳統修行過度強調"無我"而陷入空虛的概念,所謂"無我"的本質其實是諸種我的流轉,亦即各種的我不斷蛻變,我只處在蛻變的自由裡,我如潮汐般無常,這裡既有我,也沒有我,我只是"心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來來去去,我的真如就如此般望盡千帆;是夢也好,是暮靄也好,是朝露也罷,是呼吸之間亦可。"

 

昨天上完余老師的課,和大夥兒一起上天台看山。我靜靜地望著中央山脈,聽到其他人在我背後興高采烈的閒聊,突然世界彷彿只有我孤獨的一個,但是我一點都不寂寞。

 

風很大,天氣有點冷,山上起霧,起霧了......

 

 

 

 

 

 

 

台灣。花蓮。太魯閣。回頭彎

2008年1月17日新台客攝

贈善美

 

 

06 March 2008

Chong & Bee's ROM on 22 Feb 2008


http://picasaweb.google.co.uk/aprilbe/ChongBeeSROMOn22Feb2008?authkey=WYhmI5gm8Ec

chongleong n siangbee - 23022008rom lunch


http://picasaweb.google.co.uk/aprilbe/23022008romLunch?authkey=IZCiG3fxBZM

太重

 

星期二sp從外地打電話來,兩次我都在開會。

sp最近胃口不好,心情應該有點糟,我在網上留言鼓勵他。想不到他會打電話來,但是我直覺的覺得這是重要的,到會議場外接他的電話。我們哈啦了幾句,看到狗狗在大便,跟他分享。我說不出甚麼鼓勵的話,只叫他要吃東西。

後來事後孔明的分析,這樣飄洋過海的來電,想必一定很重要。還很後悔的說我不知道能夠幫助他甚麼?GX說接著一通電話已經是很好了。

越來越覺得語言符碼的虛偽。老師說到很多三國演義的解說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狀況,剛剛和GU分享的時候,我說這個決策過程可能只有"答...答...答...答...答..."五秒的時間。千古風流人物的決策,根本不是現代人的沙盤查操練下的產物。GU笑了起來,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生命的重。

生命有語言符碼不能承受的重。像這星期我在畫夢工坊,我畫的是大陸南方今年年初的大雪,在廣州滯留的民工。我很想把十萬個民工畫完,我畫不完。雖然是只有兩個"人"字的木柴人(stick man)。我不知道是畫紙太小,時間太短,想畫的人太多,還是耐心太少。當我在下筆的時候,彷彿每個木柴人跟我敘述著他們的生命經驗。然後,師姑師姐們就說它們是螞蟻(除了"就在這裡"的阿姨外)。我的眼淚悄悄地收進眼眶,不讓它掉出來。然後......我可以裝著若無其事地和MH分享大陸的救災後宣傳伎倆,彷彿這世界和我們的關係只是新聞、讀者和惋惜者。最後喃喃地說是因為太重了,以"這就是生命無法承受的重"來作為總結,and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他們就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

老師問我如果能知道我甚麼時候會死,我會想要知道嗎?我竟然回答不出......

04 March 2008

自由地在思想裡奔走

正在在幫老師作助理的計畫,是一個探索如何讓病人在一種在無心的情況下,很舒服被照顧的方式。

我們是用畫畫和頌缽的方式進行。我們上個星期再討論的時候,突然討論畫的意義,但是MH覺得意義的流動過程,並不一定像語言敘述一樣的有邏輯性。我反而覺得我們活動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提供一個讓思想自由奔走的空間。我這時有想到城市的眼睛,個人覺得城市的眼睛也應該是這樣的。只有在自由的平台上,精神生產才又發生的可能。天啊,我在講甚麼?睡覺吧!

================

紀錄1月8號的計畫活動時,看到《建築的永恆之道》和活動相關的文字。和大家分享:

●當它們實際出現之時,我們不能意識到這寶貴時光

●有意去獲得這種特質……總會有損於特質

●一個地方的所有的生活和靈魂,我們再那兒的體驗,不單單依賴於物質環境,還依賴於我們在那裡體驗的事件的模式

●建築或城市的基本特質是有那些不斷發生在那裡的事件所賦予的

=======================

老師又說:虛構可能才是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

這樣說來,真理是不是也是一種虛構,一種虛構的真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