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5 病房志工隨記
今天去當志工的時候,因為病需要在病房照X光,所以護士要我到別的病房借鉛屏,就是鉛做成的屏風。我推著兩片重重的鉛屏,突然發現我第一次正在做著所謂“有用的事情”,而不是在陪著病人閒著,這種“沒有用的事情”。
我們被教育得把所有的東西都功能化了,任何東西都可以納入所謂“有用”和“沒有用”的範圍裡。更擴大來說,所有的東西都有他的價值,他的意義,他的標籤。而東西列入定義範圍內,這個便成為金箍罩,緊緊地把東西,更誇張的是,把我們的思想罩著了。然後,很多的口水戰便就是這樣的形成,以捍衛自己和別人不同的定義,捍衛自己的堅持。
在病房裡,志工心裡常常想做“有用”的東西,常常想幫助病人,這樣常常使自己的心情急迫,急著想找事情做。或總覺得陪病人聊天,或者自己呆呆的坐在那裡看著病人是“沒有用”的。深度的陪伴是需要進入病人的世界,至少是嘗試進入病人的世界裡。那天志工聚會才理解到把empathy這字翻譯成“同理”和“共感”是不同的。“同理”是你還是第三者,而“共感”是你似乎已經感受到他的感受,你已經漸漸彷彿不是第三者了。我還是不是很了解所謂深度的陪伴,但是,我覺得在病房裡,把自己的思想和腳步放慢,然後不去想什麼是“有用或沒有用”,是非常關鍵的起步。因為“有用或沒有用”是應該以病人(或家屬)的角度去看,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看。說句難聽的話,我們幫助人不可能就是自己在那裡自己爽而已。
話說回來,今天見到GP(病人的小朋友),他問我HY姊姊(志工)呢?我想其實HY對小朋友是有一套的。後來,我和GP邊帶著晚餐和HY一起吃,HY和GP在一起還玩得蠻高興的。上個星期在志工聚會的時候,HY還為他的性格很聒噪,不能在病人的身邊靜靜地陪伴,而在尋問大家他應該怎麼办。今天他的人格特質便發揮了他的作用。其實,“有用”和“沒有用”是會因為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的。
後來,當我要送GP回病房時,GP對於這次暫時離開病房的出游,顯得有一些依依不捨,我其實想多陪陪他一下,但是有一些事情在忙,所以沒有辦法。
至於GY婆婆,他的健康狀況雖然穩定了下來,我發現他的社會反應有一些變化。他有些時候對於我相當熱情,有些時候卻沒有反應。我對於這樣的狀況不會感到有特別的感覺。而且婆婆最近還常常對著天花板看著,其實應該是說他望著天花板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其實很想花一些時間和他一起看天花板,嘗試感受一下他的世界,嘗試進入他的思維裡。zy還建議我可以把床的围欄移下來,嘗試看看婆婆看世界的角度,他說可能我們只能看到大家的鼻子。我不知道,我想試試看。
20070529 志工聚會
今天聽到一位心理師很好的看法,想紀錄下來。
傳統的療傷理論是希望家屬脫離輿亡者的依附關係,在現實中輿他人建立健康的互動關係,並回到“正常”的生活型態之下。後來的理論強調continuing bond(沒有斷掉的聯繫關係)和absent presence(臨現感,(音容宛在))。
continuing bond告訴我們生者和亡者建構的內在聯繫,是悲傷歷程的一個部份。absent presence則是生者再重要的時刻,召喚亡者如同臨現於前,以獲得無限的安慰。
傳統的諮商告訴我們,建立健康的關係,建立正常的生活型態。到底甚麼是健康的,甚麼是正常的,到底是誰的角度啊!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有用沒有用”定義世界的問題。我們不是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看問題嗎?我們不是要以當事人的福利為一切的出發點嗎?
最近學習的東西,似乎和以前學的東西反其道而馳。傳統的諮商不是告訴我們要正向的思維嗎?面對臨終者,這套方法卻已經不管用了。
用自己的價值觀,或所謂正常的標準來看人(無論是臨終者、哀傷者、當事人),完全進入不了他人的世界。我想我們真的,真的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我現在真的了解,臨床宗教諮詢為什麼要有“臨床”實習。
真的是需要臨床的親身體驗...
道德經裡對“有”輿“無”的看法,有趣:。
ReplyDelete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互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个人认为:所做的事有没有用,不能从“做事人”的角度去看,而应该从宏观的角度看。固然我们小小蝼蚁无法看见全盘棋局,但不能妄自菲薄,以为所作所为都无足轻重!
ReplyDelete人自称为万物之灵,却在浩瀚宇宙如蝼蚁一般。所谓宏观也不过如此。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一切,中道的与一切万物共处,才是上策。
ReplyDelete只要尽力而为,当可无愧于心。
ReplyDelete“臨床診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為醫生提供方向,但對病人來說卻沒有甚麼幫助。重要的是病人所講述的往事,只有它才能揭示病人的背景及他所受的痛苦,也只有這個時候,醫生的治療才能開始發生作用。”
ReplyDeleteC.G.榮格(C.G. Jun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C.G. Jung),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pp172
這就是療“遇”的開始嗎?
怎麼做都好..怎麼說也都可以!
ReplyDelete重點是...對當事人有用就好!
同意。
ReplyDeletehttp://clang13.multiply.com/journal/item/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