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 |
Category: | Books |
Genre: | Other |
Author: | Richard Appignanesi文/Chris Garratt圖/黃訓慶譯 |
後現代理論的系譜
=============
◎ 後想代理論根源於形式文字學(Formal Lingusistics)的一個流派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 他主張在語言系統裡頭,signifier/指符/意符(文字"牛")是負載意義者,而signified/所指/意指(動物"牛")是signifier所指涉的東西。e.g.文字"牛"是指涉動物"牛"。
◎ 他建議把結構語言學視為符號學(Semiology)的一部分。這主張開啟了將文化本身當作是符號系統的分析法。他認為任何行為或客體的意義也許看起來都是自然天成的,事實上卻總是建立在共有習俗(一種系統)上。
◎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有系統地建立一種文化符號學,把文化現象二元結構化。
◎ 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67年宣告"作者之死"讀者可以創造自己的意義,不管作者的意圖。(這跟詮釋學的開展有關嗎?)
◎ 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其他形式的後設語言(Matalanguage)學曾想要從意義之謎解脫出來,卻又導回語言的死巷。對理性採取相對主義,甚至虛無主義的觀點。"將所有相對化"-->(這又使到解構主義的發生)
◎ 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對西方的理性主義發動解構(Deconstruction)主義的戰爭。從哲學的創立者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G W F Hegel)直至維根斯坦和海德格的哲學史,一直不斷在進行以羅各斯為中心的探索。羅各斯中心主義源自希臘字logos,即是"內在思想藉以表達的言詞"或者"理性本身"。
◎ 羅各斯中心主義: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會明明白白地呈現(被再現)給一個觀看主體,這主體可以帶著全然確定性去談論這世界之呈現。
◎ 德希達:意義並非潛藏在符號之中,也不在於符號所指涉的東西,而是純粹產生自符號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任何觀察者可能應該也是包含在這意義結構之內,而不是置身事外。結構主義者或其他理論立場的所謂"科學的"超然不偏是站不住腳的。
◎ 延異(Différence):意義包含認同(它是甚麼)與差異(它不是甚麼),因而不斷地"被延遲"(deferred)著。德希達為此一過程發明一詞即是差異(difference)與延遲(deferral)的延異(différence)
◎ 歷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是最直接涉及權力和合法化的後現代理論家。
◎ 他認為知識(knowledge)是逐漸變得具有統治力的種種思想體系,知識也在社會上被合法化並成為基本規制。
◎ 知識論(epistemology)是關於真偽知識之分辨的知識確證理論。他的論述焦點在於認識法(epistemes)獨斷決定甚麼是知識和真理而甚麼不算。揭露了歷史線性發展定見的種種假設和符碼,後集焦於權力和知識如何相互依賴。
◎ 對於文學藝術和認識的緊密關聯,傅柯不是定位在認識法,而是在表明認識法的局限。這些關乎到後來"自我"和"他者"之知識如何被建構、複製與合法化問題再現。
自我之虛構
========
◎ 法國心理分析學家拉岡(Jacques Lancan)晦澀難解的著作是模仿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梅(Stéphane Mallarmé)的奧秘風格。
◎ 他認為這種本能的、主體所不知的潛意識,是一種被建構的語言。潛意識藉著符號、隱喻、象徵而起作用,就像語言一樣。潛意識是在獲得語言之後才開始。
◎ 佛洛伊德的心靈三元論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sgo),被拉岡換成影像(the imaginary)、象徵(the symbolic)和現實(the real)三層結構,代表人類心靈成熟的過程。
◎ 嬰兒在6-10個月大的時候,在鏡子中發現顯現的完整而協調一致的影像。鏡子是第一個所指(signified),而嬰兒本身則是指符(signifier)。在成人的世界,所指(signified)是自我,而成人本身則是指符(signifier)。
◎ 拉岡認為我們不是被禁錮在現實中,而是被禁錮在指符(signifier)的鏡像的世界中。
◎ 因為認為建構物不是絕對不變的實體:德希達對以邏各斯為中心的確定性的攻擊,傅柯對於歷史上排除現象的揭露,以及拉剛把自我視為虛構的觀念;女性主義便使用這些為操作的利器。
◎ 保加利亞人克理斯帝瓦(Julia Kristeva)
(待續...)
Richard Appignanesi文字,Chris Garratt繪圖,黃訓慶譯,《 後現代主義》,臺北市/立緒文化,1996年,pp58-101
如果我們把以往的哲學作一個簡單分類,我們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重視法則和理念(Logos and Idea),一類重視生命和存在("Bios" life and existence)。
ReplyDelete在哲學上,我們可以發現理智主義者(rational intellectualists)護衛者"Logos"的先驗性與優越性,他們造出許多哲學系統,如觀念論、理性論。另外一方面,有些人則重視個別人類存在的命運,他們說明生命的優越性而反對觀念論所謂超越的泛邏輯主義(transcendential panlogism)。從哲學史來看,所有傳統形而上學家都屬於前一類。一直要到近代的尼采的出現,才給哲學換上一副新面目。
尼采指出Logos' Reason(理性)不能說明生命的複雜性,同時批評傳統形而上學均屬體系哲學,貌似堂皇,實則乾枯蔽陋。他並指責體系哲學把具實體真實的個人埋葬在普遍抽象的客體當中。他關注人類的存在,強調人類的存在在永遠不能封閉在任何一個體系之中,因體系是閉塞的、停滯的、僵固的、而個人的存在是變動的、發展的、創新的。這位哲學史上最出色的哲學家,奮力擊破傳統虛無縹緲的「雲霧哲學」。並宣稱「重大問題乃在街頭之中」(Great problems are on the street)。第一次,他把哲學拉回到人世間來(brought philosophy down to earth)。落實到生活的層面上。以此,尼采把哲學扭向一個新的方向,這也正是存在主義者所追尋、開拓的方向。
--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pp5-6
我這裡嘗試把後現代主義的脈絡和存在的脈絡連起來。
互為主體
ReplyDelete=======
......我們要求成為真理準則的主體性,並不是狹窄的個體主義,因為我們已指出,我們在『思考』時,不經發現了自己,也發現了別人。這和笛卡兒哲學相反,也和康德不同,當我們說『我思』(I think)時,我們也是在別人的面前完成自己的。同是我們確信別人,正如我們確信自己一樣。由是,直接在『思考』中發現自己的人,也發現了別人,同時也發現了他們是他自己的存在條件。別人對我們存在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發現我們自己處於一個「互為主觀」(inter subjectivity)(注:又稱互為主體)的世界中。在這世界中,人必須決定它是甚麼並且認定別人是甚麼。
--沙特"Existentialism as Humanism, Translated by philip mairet,p44"轉引自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pp14-15
存有與死亡
ReplyDelete========
存在主義哲學家並不想把死亡當成一個「外在的」事件,也不想從客觀的立場來觀察它,而只想了解個人和他「自己的死」又甚麼關係...對於我此時此刻的存在具有甚麼意義?...對於生活有什麼影響?...海德格(認為)...人的存在變是一種「趨向死亡的存在」......
死亡之不可避免性,是任何人都必須遭遇它,但是死亡的經驗,卻無法真正的體驗出來,因為我們對於死亡的經驗,只是對於別人的死亡的經驗......死亡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事情都可以互相代替,但是死亡卻不可代替的......
......人要有真實的生命,必須對於他自己的死有一個真正的態度,那便是把自己對於死的隱蔽揭開,了解現實生命乃連繫自己的過去和未來而得到它的意義與方向。因而人不需把他的「必死」的預期計畫到他的存在的結構中,而加以把握......如此,人的存在於死亡之中達到他的完整性。
--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pp26-27
"死亡的问题是:死的人已经不能回来告诉你,活的人却不知道死的滋味。(死里逃生毕竟不是死的全部)这就是死亡的吊诡之处。"
--轉世新加坡的台客
http://clang13.multiply.com/guestbook
Aug 14, '07, edited on Aug 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