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uly 2007

助人怪事二則

“一個沒有在意行善有沒有功德的的人,是比另外一個有在意的人較好。因為他沒有甚麼期待,所以是誠懇的。可蘭經是這麼認為的。”

-- Habi Saggif, 莫哈默德後裔,習經院之創辦人,2007年7月7日于印尼雅加達

“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佈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

-- 《六祖壇經》

=========================

助人者:慈善團體的志工

當事人:憂鬱病患者,大學生

狀況:

當事人在經過一陣子忙碌之後,崩緊的精神突然放鬆,突然放聲大哭,並且投訴說自己沒有人關懷。助人者是來前慰問離鄉背井的學子的志工,這時不知所措,還忙著跟當事人說明自己已經盡力幫忙當事人,還希望在旁的人證明他們曾經有關懷過當事人。後來在旁人的提醒下,助人者才擁抱著當事人,拍拍他的肩膀安慰當事人。

我說:

當時的狀況最重要最緊急的是如何安慰當事人,而不是在計較有沒有曾經關懷當事人。助人者平時不是說他們是如何如何的受到嚴格訓練的志工嗎?怎麼在需要應付狀況時,連一個普通的安慰都需要別人提醒。

=================

助人者:去外地办學習營的志工

當事人:沒有參加學習營,但是是慈善機構照顧的的小孩

狀況:

志工在學習營結束後在吃飯,小孩是慈善機構照顧戶的小孩,所以叫他一起來吃飯。小孩語言不相通,面坐在志工大人們中間顯得不自在,正在一面吃飯,另一左顧右盼的排解心中的不自在感。

志工不但沒有發覺他的窘境,還忙著忙著指正小孩的坐姿,希望他以正確的姿勢吃飯。

我說:

希望小孩有較端莊的吃飯姿態當然是好的,但是也要注意到他當下的需要。爾不是處處以“我”為主,處處以助人者的眼光看事情。

我又說:

人們常常以我的角度,我的眼光,我的需求去看別人,看別人需要甚麼,給別人自己認為對方需要的協助,這是幫助人的一個大盲點,也是我執的表現。或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下聯,應該是“己所欲,非定適於人”吧。

 

6 comments:

  1. 和一個素未謀面的格友(部落格的朋友)討論梁武帝問功德,很有趣。

    http://tw.myblog.yahoo.com/a_tsai0619/article?mid=65&sc=1#102

    ReplyDelete
  2. 绝对认同这点!
    曾有朋友想给予他人协助,却因为对方不领情而耿耿于怀。
    那时候就很想告诉他:想帮助别人,不能只是为了“自己想为对方付出什么”而去做,而是应该注意“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援助”才是……

    ReplyDelete
  3. 在佛教談到布施有三種,一是財施,二是法施,三是無畏施。

    以無畏施於人,使眾生的心靈得到安定,袪除恐懼,稱為無畏施。譬如有人遭受挫折打擊,意志消沉,即以言語鼓勵,使其建立信心;或見夜路黑闇無燈,令人心生恐懼,則發心安置路燈,使過路者心無恐懼,凡此皆屬無畏施。

    ReplyDelete
  4. 要从对方的需要和个性去考虑如何帮助他,会提醒我们自己要谦卑,不要以为有能力帮助人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我不是说帮人的都这样,我只是在自省。

    ReplyDelete
  5.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否是说如果我不喜欢榴莲,就算把它丢掉也“勿施於人”

    ReplyDelete
  6.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榴槤的例子當中,應該這樣解吧?

    你如果不喜歡榴槤,你就不應該給也同樣的不喜歡榴槤的人。這裡還沒有涉及到丟掉與否的問題。(一句古話,不可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

    上面應該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意。但是我也了解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能會有的盲點(就是你所指出來的榴槤的例子),所以我才問道下一句話是否應該是“己所欲,非定適於人”,以“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不一定代表是適合(不適合)別人的”,來避免你指出來的盲點。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