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une 2008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著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李叔同译)

23 June 2008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Rating:★★★
Category:Books
Gen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Author:張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只是往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著汗,喘著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甚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著!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是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21 June 2008

英国最新研究显示新加坡人步速全球冠軍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03/content_6055582.htm

英国最新研究显示广州人步速全球第四


2007年05月03日 15:34:15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走路的速度也相应变快。英国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城市人口走路的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亚洲城市如广州等,生活节奏改变尤为显著。



新加坡全球“走”得最快


步速的计算过程都是按各地时区,在同一日、同一时间进行,选择地点都是人来人往的街道,但路面必须够宽阔,而且没有障碍物,这样才可以计算到人们的最快步速。研究员抽样计算男女各35人,走60英尺(大约18米)的路需时多少。计算对象必须是成年人,而且是独个儿走路,没有被谈电话等事情骚扰。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06年8月22日各地的当地时间上午11时半至下午2时之间,摄录了35名男女在行人路步行60英尺需要的时间,所有使用手机或拿着大量购物袋的人不包括在内。


该校日前发表了所调查的32个城市居民走路速度的比较。结果显示,新加坡人的步伐最快,平均只用了10.55秒。中国居民步伐最快的城市则是广州,世界排名第四,走完60英尺需要10.94秒。


中东城市全球节奏最慢

研究显示,中东地区是全球生活节奏最慢的城市。纽约人的步伐则也慢很多,排名世界第八(12秒);而伦敦人则只排名第12(12.17秒);巴黎人排名第16(12.65秒)。在新加坡和广州之后排名最高的亚洲城市是排名第19位的东京(12.83秒)。欧洲国家中最从容不迫的是瑞士伯恩的居民,他们的速度是17.37秒,排第30位。


十年前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莱文发现,步伐速度是量度城市生活节奏的可靠标准。研究人员将本次测量的结果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90年代一项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城市人步行的平均速度在10年中增加了10%。其中,新加坡人步行的速度在10年中加快了30%,广州人的速度则加快了20%。


城市步伐快影响身体健康

负责这项研究的理查特·怀斯曼教授表示,人们走路愈来愈快,却并非意味着我们愈来愈健康。怀斯曼说,快速走路是好的,但如果这是人们生活所需,为了赶时间而走得快,反而有反效果。怀斯曼说,城市人步伐快速影响身体健康。研究也显示,住在生活急速的城市,人们显得不太乐于助人,而且患冠心病的风险也较高。(盖明)


步伐最快的城市(走18米的平均速度)


新加坡 10.55秒

哥本哈根(丹麦) 10.82秒

马德里(西班牙) 10.89秒

广州(中国) 10.94秒

都柏林(爱尔兰) 11.03秒

库里蒂巴(巴西) 11.13秒

柏林(德国) 11.16秒

纽约(美国) 12秒

乌得勒支(荷兰) 12.04秒

维也纳(奥地利) 12.06秒

17 June 2008

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
作曲/作詞/演唱:黃霑 伴奏:香港中樂團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沈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搖,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許冠文、任賢齊太嫩,羅大佑太狂,羅文太娘(抱歉,個人意見)
只有他有足夠的生命厚度契合這首歌......
~悼念黃霑~

14 June 2008

防疫专家:北川需消毒一年

http://realtime.zaobao.com/2008/06/080613_10.shtml


(2008-06-13 11.05am)


  (综合讯)在大地震中死亡比例最高的北川县城至今已被封城24天。昨天从北川考察返回成都的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防疫联合专家组组长杨维中称,北川县城需要大约一年时间才能达到安全标准。


  在大地震中,北川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原本有约2.2万人的县城,逾万居民死亡,其中大量死者至今仍在废墟下。为防疫情发生,当局从5月20日起将整个县城封闭。


  杨维中在接受中新社访问时称,北川县城大规模的消毒工作已基本结束,城内防疫情况正常,今后还要进行杀虫灭鼠。“我认为北川县城要达到完全无害化约需要一年时间,让存在的可能有潜在危险的病原体自然降解。在这期间尽量不要去动它,如果必须要清理废墟,相关人员要一定做好防护,边清理、边消毒。”


  另外,据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公布,截至昨日中午12时,四川地震灾区的34个堰塞湖中,11个的风险已基本排除。地震已造成69,159人遇难,374,141人受伤,17,469人失踪。


《联合早报网》
编辑:黄爱莲

07 June 2008

頌缽與身體

前兩天睡不著,就用頌缽來讓自己的心情放鬆。因為是放在胸口上,然後自己頌,所以不能用磨的方式,只能用敲的方式。

我靜靜地聽著缽發出來的聲音,聲音是從缽的中心點迴蕩出來,然後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輕。到後來半夢半醒之際,我感覺還有聲音(或亦是震盪?),自己不相信自己,就輕輕碰了缽一下。聲音隨著我的觸碰一下子便沒了,這說明我的感覺是對的。聲音即使沒有聽到,其實還有震盪。為甚麼說是感覺而不是聽覺?因為有些時候,聲音其實已經到達了一種似有似無的狀態,已經不是聽覺能夠判斷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只能夠靠感覺了。

甚麼是感覺?GU說這就要談起無器官身體。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來解釋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我只是想嘗試的時把頌缽的感覺講清楚。我看到石世明的一段話:

如果今天有人問你:「你『有』一個身體?還是你『是』一個身體?」絕大多數人當然回答「我有一個身體」。如果再問,「如果你一隻耳朵聽不見了,或是你不能再開車了,那麼你還是不是你?」,多數的人會說「是」,因為一隻耳朵的功能或是開車的能力並不代表我。(石世明《伴你最後一程--臨終關懷的愛與慈悲》,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1年)

我們一直覺得我們是屬於自己的,其實真的不一定是。我們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們雖然全身嘗試休息,但是腦子裡的起起伏伏是我們不可想像的。剛剛開始靜坐的人就有這種經驗,明明只需要把心專注在數數自己的呼吸,但是一下子注意力會散亂掉。一下子聽聽外面的鳥叫聲,一下子想想等一下需要作甚麼,完全不能把自己的心念專注在數自己的呼吸。

我們平時除了把注意力放在回憶前思考後外,就是放在我們的身體上,看書看圖畫看電影,聽課聽演講聽音樂,聞香水味道,嚐美味佳餚,洗澡洗臉塗塗擦擦各種保養品。注意力大多放在眼耳鼻舌身意上。

所以,當我們一聽到缽的聲音時,那種悠遠迴盪的聲音,使到我們不得不把心思專注在聲音這個面向上。有時候我們緊緊跟著缽的聲音,有時候我們會背叛它,開始注意起外面蟲子的聲音,但是無論如何,缽的聲音一直會在,就我們人的好朋友,緊緊的陪伴著我們。它不會因為我們忽略它而不理我們,捨棄我們,它就在一個若近若離的地方,陪伴我們。等到我們想起它時,它依舊在我們的身邊。我想就像生病的人,在休息醒來之後,看到有人在身邊陪伴,是一種溫馨溫暖的感覺。

缽在沒有敲的時候,它是沒有聲響的,有聲響就表示有人,這個人握著槌子在或敲或磨著缽。事實上,聲音的陪伴即是人和人之間的陪伴。人和人之間,通過不用話語的意義和頭腦的思考,沒有符號意義聲音來陪伴。(沒有符號意義的聲音似否真的不能有表達的作用,我們不這樣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被頌的人的呼吸、眼睛的轉動和身體的移動來判斷他們是不是和我們對應回應。

聲音也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會圍繞並且穿透我們的身體。我們就跟隨著聲音,在這虛無的世界遊盪。但是是我們的甚麼跟著聲音?不知道是思緒?身體?還是感覺?我說不上來。

隨著聲音的迴盪,我似乎睡著了,但是不對。缽的聲音還沒有結束,我還清醒,而且我還需要把缽方在床邊的椅子上,不然我睡著缽就會從的身上滾下來。就這樣似夢非夢、似睡非睡的,我把缽方在一邊,睡了......ZZZZzzzz........

 

05 June 2008

面包和对布什的抨击 "Bread and Bush-Bashing" by Chris Patten

http://www.zaobao.com/yl/tx080605_502.shtml

Bread and Bush-Bashing
by Chris Patten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patten4/English


面包和对布什的抨击


(2008-06-05)


● 彭定康


  我有点同情布什总统。尽管他在很多方面犯了许多错误,在为贫困国家提供援助,特别是医疗援助方面,他的表现却算得上是可圈可点。作风一如往常的布什,不久前宣布大幅提高美国的粮食援助——这对饥肠辘辘的穷人和美国农民来说都是件好事。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在持续下降30多年之后,粮食价格最近大幅飙升。《经济学家》杂志的粮食价格指数已经上涨到1845年创立以来的最高水平。飞涨的粮食价格和供应短缺,导致孟加拉和玻利维亚等地出现暴动。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可说层出不穷。面包一词在埃及语中是“aish”,它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生命。对生命的威胁迫使许多人走上街头。


  让我对布什感到同情的原因,是对他的声明的反应。布什谈到了粮食短缺和价格飞涨的原因。他并没有详述作为食物的美国玉米,为什么被转化为获得高额补贴的生物能源。他也没有花太多时间谈气候变化,尽管有许多专家认为,这或许是导致摧毁澳大利亚小麦和印尼、马来西亚植物油生产的水旱灾害的原因。


  布什把矛头指向其他地方。他认为粮食价格上涨是需求增加的结果。在亚洲,经济发展刺激了粮食消费。中国人和印度人吃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比如,中国人的食肉量在20年内翻了一番。


  布什的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那只是全部事实的一部分。全球化的确使印度和中国受益,但我们也从中得到好处。尽管有战争和恐怖主义暴行,2000至2007年世界经济取得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印度和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成员。数亿人口也因此脱离了贫困。


印度仍有太多穷人


  然而,许多印度人仍然穷得可怜。事实上,印度的穷人太多了。同布什的得克萨斯邻居相比,他们的食物可说不堪入口。印度的人均粮食消费一直停滞不前,还不到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上升的美国的五分之一。我想你不会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找到太多的素食主义者,美国人平均所消费的肉类,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只要想想那些丁字牛排就知道了。


  布什对世界粮食危机的片面解释,被印度媒体和许多政界人士愤怒抨击。被称为黄油和枪械专家的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批评布什的说法是个“残酷的玩笑”。议会反对派敦促总理曼莫汉星也加入痛骂布什的行列,但他却明智地选择了保持沉默。


  在“残酷的玩笑”同一星期的迟些时候,白宫又火上浇油。布什的新闻发言人说,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上升——以亚洲为例——是导致美国人加满耗油巨大的运动休旅车(SUVs),和体积较小的家用轿车时,必须花费更多金钱的原因之一。


  然而,美国政府却掩盖了一个事实:占世界人口不到4%的美国人,却拥有和驾驶全球5亿2000万辆汽车中的2亿5000万辆。美国的双重标准引发了全球更多的怒火。


  这已经不只是国际政治里的争议。不久后,布什和切尼都会离职卸任。但我们仍然必须面对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全球问题:当越来越多人享有更好的生活时,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对待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在我们生活得更宽裕、寿命更长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仍然在贫困中挣扎的全球10亿底层人口?在我们尚且无法在一个国家内实现公平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平?


历来最大的政治挑战


  这一难题将成为明年为《京都协议书》确定后续协议的外交努力的核心部分。我们能不能以公正的方式——不仅考虑到过去和现在的责任,也不能阻碍世界各地民众改善生活素质的合理期望——来阻止全球变暖问题的灾难性恶化?这是我们有史以来面对的最大政治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错误的策略。停止粮食出口是愚蠢的做法。如果我们限制市场力量,只会造成粮食产量下降、价格进一步攀高。我们还应该避免耍政治花招,借压低支付给贫苦农民的粮价,来使贫穷的城市居民获益。


  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答案显而易见:城市居民可以上街暴动,而贫苦农民却只能静静地挨饿。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粮食补助,而不是减少支付给种植农作物的农民的价钱。


  在享受了几天痛击布什的快感之后,印度又开始继续其向选前政治压力屈服的过程。政府宣布将暂停数种农产品在期货市场的交易。


  印度拥有对经济事务最内行的三人班底来管理国内经济。他们肯定知道用这种方法来控制粮价无异于用祈雨舞来企求老天降雨。可是,唉,政治就是政治。



·作者Chris Patten曾任香港总督、欧盟外交委员会专员。目前是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兼国际危机小组联席主席。


英文原题:Bread and Bush-Bashing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