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October 2009

谁是张元元?


http://www.zaobao.com/zg/zg091009_003.shtml
爱国主义
(2009-10-09)

● 曾昭鹏
中国早点-京选视界

  “十一”的国庆高潮已过,但庆典留下的爱国余温还在,中国过去一周多少还沉浸在一片感觉良好的气氛之中。然而远在新加坡,对于中国国庆的关注在民间已被转移至更现实的层面,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以及网民某种情绪的出口。

  这个热闹的话题景观源自一则国庆新闻:来自北京的28岁中国公民张元元,在新加坡留学和就业五年,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她去年回北京工作,今年报名参与了国庆60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训练。在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她直接表达了“报效祖国是我最大的心愿”,爱国热情溢于言表。这引起了不少新加坡网民的不满,质疑她对新加坡的忠诚度,而另一方面,她的爱国行为和宣言很自然地让她获得中国网民的有力声援。

  客观来说,张元元没有入籍新加坡,效忠中国无论在法律或道德上都没有错。她主动选择参与自己国家的国庆活动,有充分的正当性。这个举措和一些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或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永久居民,长期认同自己的出生地,关注自己家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热衷参与投票的心态和行为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和网络的传播,让张元元的故事被放大而显得特别高调。

  在不同的位置反思张元元所代表的现象,可看出它不同的象征意义。从新加坡的角度思考,它体现了外来人口对新加坡人产生的心理冲击和生存焦虑;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家的繁荣强盛扭转了一些中国人过去必须离乡背井以谋生发展的无奈命运。适逢国庆,倦鸟归巢的例子更是值得加以宣传,增强国家自信。

  实际上,两者都反映了一种不安全感,只是前者是一种个人情绪,比较明显;后者是一种国家心理,比较隐藏。

  那天在家里看到与张元元有关的电视报道,心里没有特别激动或不满的感觉,让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报道的呈现方式:一个“拿到新加坡‘绿卡’(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证,实为蓝色)”的“海归女孩”,后来“毅然放弃国外工作的优厚待遇,回国加入待遇相差十倍的国企”,今年更“告别舒适的生活,毫不犹豫报名女民兵方队,脱产参加训练”……

  不断强调像张元元这一代80后、90后的中国年轻人牺牲多少、如何爱国,是报道的其中一个主题。负责训练女民兵的教官说:“实践证明这些80后、90后,都是好样的,都是坚强的,是值得信赖的,是有希望的”、“他们的行动确实折射出了当代青年,我们的80后、90后的爱国热情和价值取向”,他们毫无保留的赞誉一时让我对中国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内涵更加好奇。

  中国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到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在他们的想象中,为国家奉献,除了参与国庆阅兵,还有什么方式?在这个人员流动自由的年代,他们在走和留之间的权衡,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务实原因的考量,又有多少是无私因素的驱动?对于中国的未来,他们有什么愿景?他们对改善体制有什么建议,又想要帮助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

  这一连串的问题或许有点沉重,但对“爱国”的年轻人来说,这理应是他们不得不承担的思考,可惜在中国较少听到用这样的方式来讨论“爱国”的主题。

  此时想起张元元在受访时提到对中国的“归属感”,表情真实且自然。那一刻,如果我有机会,我想我会问她两个问题,一个是她有没有放弃新加坡的永久居民权,另一个是阅兵之后,她打算以什么行动延续她报效祖国的热情。

23 comments:

  1. 移民与效忠 新加坡华人参加国庆阅兵引热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2 16:11:12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电/来自中国的女教师张元元在新加坡成为永久居民,去年离开狮城回到中国,并成为中国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的一员。她在中国受访时说北京才是她的家,参加阅兵是报效祖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访问的视频和新闻在新加坡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新加坡对外来移民敞开胸怀,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怎么能相信外来人才,怎么平等对待他们。也有网民表示,张元元是永久居民,还保留中国公民权,有权利回自己的国家,参与庆典表达爱国心。

      张元元说,没想到这件事情在新加坡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她一开始就没有想到会在新加坡的报纸上出现。

      张元元说,“很多外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也在新加坡拿了PR,也是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北京毕竟是我的家,这边有我的父母、有很多朋友,我两边都很喜欢,我很喜欢新加坡,也很喜欢北京。但毕竟家在这儿,爸爸妈妈在这边,要花多点时间陪父母。我很喜欢新加坡的,我离开非常舍不得的。”张元元是独生女,父母已近60岁,都已退休。

      谈到参与国庆阅兵表演,张元元说,直到现在还很兴奋。为什么会参加?“我在朝阳区所属的公司,正好是一个可以报名参加阅兵方队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我就报名了。我觉得阅兵这个东西,对每个人可能你一生才能感受一次,这个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觉得我很想去尝试一下,然后我就报名了。”

      张元元作为中国国庆检阅女民兵方队的唯一“海归”女生,成为当地媒体争先采访的对象。当中国媒体问及她为什么要投入这次艰苦的阅兵训练,她答覆说:“因为报效祖国是我最大的心愿。”

      新华网在9月9日的报道说,作为一名曾在海外留学5年的漂亮女孩,张元元回国后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加入国庆60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

      报道说,早在2005年,张元元就在新加坡拿到了“绿卡”。有人劝她改国籍,她说:“北京才是我的家。”2008年,她放弃了跨国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国进入一家收入相差10倍的国企。

      而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网则在10月1日报道,张元元是今年沙河阅兵村唯一的“海归”队员。她曾在新加坡留学、工作5年,不仅月薪2万多元人民币,还拿到了“绿卡”。报道说,去年4月,张元元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回到祖国。当时,一家国企和一家私企都决定招聘她,她选择了前者。很多人不理解,到这家国企工作,月薪只有两千多,而那家私企试用期一个月就能拿8000元。张元元微微一笑:“到国企工作,是因为有个‘国’字!”

    转载自中国评论新闻网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0/1/7/101101715.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101715&mdate=1012161112

    ReplyDelete
  2. 其实我们还可以检讨的是,新加坡有没有可能培养出这样的新加坡人?能够因为国家荣耀而回国,甚至放弃高薪加入国有企业?

    当然这可能是另外一种表演....

    ReplyDelete
  3. 脸蛋很漂亮 身材也不错
    (2009-10-11)

    ● 周善策
    学人视角

    就像观众们对于同一出戏剧会有相去甚远的观感,任何政治剧场的解释权都在观者手中。

    小时候在台湾,每年都要欢欣鼓舞地迎接“光辉十月”,包括双十节、10月25日光复节和10月31日的蒋公诞辰。小孩子开心什么?还不是因为放假嘛!

      这个10月却特别不一样。在政党轮替之后,后两个节日早就被打入冷宫,而今年又因为8月莫拉克台风在台湾造成重大伤亡,马政府决定取消10月10日所有庆祝活动,以表哀悼。

      但台湾海峡的对岸则是完全不同的气氛。今年适逢中国建国60周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盛大阅兵。此一大典因为媒体的转播,自去年奥运之后,使中国再度成为全球观众的焦点,就好像突然把500公斤的榴梿送入一座人潮汹涌的大巴刹。爱吃榴梿的人欢声雷动,而受不了它气味的人则骂声连连。台湾的媒体当然又吵成一团。

      批评者认为中共大阅兵意在震慑美国和台独、藏独、疆独等假想敌,乃是对其“和平崛起”口号的反讽。而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动作、典礼中处处描绘祖国伟大的巨幅图像,也与1934年纳粹纽伦堡和1941年苏联莫斯科红场大阅兵的美学如出一辙,都是对集体主义的赞颂,鼓励人们放弃其个人自由和价值。也有人为之辩护,认为中共其实面临正当性的危机,因此凝聚内部的向心力、加强民众的自信心才是此一仪式的主要目的。他们也批评绿营媒体借题发挥,试图“抹红”所有对中共阅兵持正面看法的台湾民众。

      这两种论述究竟谁比较有道理?你问我我问谁啊?老周的眼睛全盯在那一队美丽高挑、身着鲜艳桃红迷你裙的女民兵身上。我泪如雨下(还是口水?),悲愤地质问苍天:“为什么!为什么新加坡没有这么漂亮的女兵?”

      真的有耶!其中一名队员叫张元元,几年前来新加坡担任华文教师,但她去年选择回到中国,还参加此次女民兵方队的征选。不但如此,她还向采访媒体出示她的新加坡身份证,声称北京才是她的家。她登时红遍网络,“张元元”此一概念于是产生了两种极端的诠释。中国网友赞美她为了祖国的荣耀而放弃个人享乐。新加坡网友则普遍不爽,骂她来本地赚饱了却对新加坡薄情寡义。

      我怎么看张元元?嗯……经过严谨的思考之后,我觉得她脸蛋很漂亮,身材也不错。

      (砰啷)对不起!害你们眼镜碎了一地。本专栏讲过,政治常常是象征符号的战争,不同的阵营会对特定个人或事件赋予不同的意义。就像观众们对于同一出戏剧会有相去甚远的观感,任何政治剧场的解释权都在观者手中。张元元可能希望塑造一个“热爱祖国、不贪图物质享受”的形象,但人们真的会接受吗?她在新加坡教书的时候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她参加国庆阅兵是真的爱国还是为了出风头?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我唯一知道的是:她脸蛋很漂亮,身材也不错。

      老周在去年的专栏讨论了张艺谋所导演的奥运开幕式,我以“扮演中国56少数民族儿童”的56名汉族儿童为例,说明此一节目的本质就是“表演”,借由营造戏剧张力来加强它所试图传递的信息。“十一大阅兵”当然也是具有高度仪式性的一场表演,以此对内巩固人民的认同、对外建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张元元与其他参与者使得这场表演变得更为真实,观者从电视上就可以感受到每位成员热情的温度不亚于北京的大太阳,可是,“表演”本身却已带有虚假的成分。

      在中国起飞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向上提升的希望。然而,中国也必须理解到“诠释”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观众的构成又极为多元,对她怀有敌意的评论者也不少,因此不应过度依赖和滥用剧场。“十一阅兵”所传播的信息能帮助中国与世界交往吗?她对其他国家而言是和平崛起还是军事威胁?老外想看到的剧情,可能跟本国观众非常不一样。

      希望张元元不要以为老周在批评她喔。我只是冷静地分析形象如何被营造、又如何被颠覆,如此才能避免成见与误会。假使张元元回新加坡征婚,能看到她美好的一面而去报名的,恐怕只有老周一个啊!           

                    (作者是南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1011_006.shtml

    ReplyDelete
  4. 了解之同情
    (2009-10-11)

    ● 周兆呈
    城外城

    陈寅恪所言的“了解之同情”,即便是努力接近当事、当时的场景,往往都是用自己的境遇、经历的环境和接触到的知识去重新建构,也有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去真相愈远。有意愿“了解”者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根本不愿进行“了解之同情”的呢?

    身在北京的同事昭鹏在前天的专栏中,谈及新加坡永久居民张元元参加中国国庆阅兵民兵方队,引起新加坡一些网民强烈反应的事件。昭鹏从新加坡派驻北京,可以从两种不同的位置思考张元元所代表的现象,并分析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他说,从新加坡的角度思考,这些议论体现了外来人口对新加坡人所产生的心理冲击和生存焦虑;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家的繁荣强盛扭转了一些中国人过去必须离乡背井以谋生发展的无奈命运。适逢国庆,倦鸟归巢的例子更是值得加以宣传,增强国家自信。昭鹏认为,实际上,两者都反映了一种不安全感,只是前者是一种个人情绪,比较明显;后者是一种国家心理,比较隐藏。

      这样的观察,我想其价值就在于抽离地看待事件,并准确地拿捏到两地不同情绪的来源。因为一些事件以及围绕事件产生的情绪,单单从一个层面、一个角度看,有其理所当然的依据,但往往是只看到自我的一面,而在比较之后,有失偏颇的地方也就自然显现。

      总有一些事件,会因为与两地相关,从而牵涉两地人民的情绪起伏。在观察两地舆论对事件的反应时,不难发现,在一些人情绪化表达、宣泄的同时,也总会有一股意见基于对两地的制度与文化都比较熟悉、而且对课题有“了解之同情”的立场,从而能够提供更丰满也更理性的观察。这一方面显示全球人员和信息流动,对彼此社会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显示信息、观点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被检视、也被不断地修饰、丰富。

      “了解之同情”是40年前辞世的中国国学大师陈寅恪谈及史学治学的观念时所言,他这样说:“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而“所谓真了解,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

      另外一位国学大师、也曾与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同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两人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解“对方”情境的重要。

      陈寅恪和王国维说的是治学,研究古人、古时的历史、事件,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神游冥想”,想象当年的情境和背景,对于古人当时的选择、判断为何是如此结局,就有了感同身受的了解,今人在做出评判时则更可趋于客观。推而演之,在如何对社会事件进行判断的问题上,这样的观点又何尝不令人有振聋发聩之感?

      在“张元元事件”中,阅读中国媒体报道的文字,人们也不应忽略在国庆热潮的特定时期里记者必然的角度、媒体的目的,以及对受访者所提供事实和真相的专业鉴别,字里行间是否存在有所夸大或者煽情的可能?舆情的关注与报道本身,是否存在以感性说辞为表、带出媒体态度的现象?一些媒体基于特定需要的呈现方式,不应混淆对事件本质的判定,结果平白地激荡自己的心情。

      对于出现的任何社会事件,人们基于各自的背景、状况和经历,直觉地做出判断,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纷纷发表意见、形成意见螺旋时,观者能否基于“了解之同情”而去了解,不以一己之见、一己标准要求对方,而是完整地看待事情的发生、新闻人物的背景及动机,从而作出公平而客观的说辞?

      当然,真的要是这样,网络上就不热闹了。就像一些屡有惊人之语的网民,真要他以真面目以同样的字见诸报端时,却不怎么愿意了。因此,没有理由、也没有基础去要求公众、网民表达意见时都如此理性,面面俱到。毕竟,某种程度上,公共舆论就是各种观点呈现、汇流的结果,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性表达,有的人理性冷峻,有的人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喜欢坚持到底、死不认错、风格鲜明。一旦形成了某种固定“款式”,屡屡在下意识中显现出借他人他事浇胸中块垒,谈论的焦点也早就不是事件本身了。

      而且,如陈寅恪所言的“了解之同情”,即便是尝试努力还原、接近当事、当时的场景,往往都是用自己的境遇、经历的环境和接触到的知识去重新建构,也有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如陈寅恪所言的“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有意愿“了解”者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根本不愿进行“了解之同情”的呢?

      (作者是本报编辑组副主任 兼《新汇点》主编)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yl/yl091011_002.shtml

    ReplyDelete
  5. “ㄚ無你是要怎樣?”──摘自阿扁語錄

    ReplyDelete
  6. 回家開冷氣好了。舒服些! ~~~~~

    ReplyDelete
  7. 哇哈哈哈....對哦,這個比較方便。

    ReplyDelete
  8. 今日传奇:张元元
    (2009-10-17)

    ● 严孟达
    漫步

      张女,字元元,北京人氏,年二十九,待字闺中,人称“面貌姣好身材不赖”。非富二代,非穷三代,乃一介民女。北京城内论面貌姣好者千千万,论身材不赖者万万千,女兵女警亦不乏佳丽,唯张女中人之姿,竟得一时之宠,名噪一方之舆论,传为奇谈。盖张女早有鸿鹄之志,慕新国百姓上进,领袖英明,社会安定,夜行不惊。遂只身往新学习,后受聘。转瞬五载,渐觉异乡生活如嚼蜡;一夜,盛暑难眠,思及祖国河山,父母恩情,不禁潸然泪下,于是焉,二千零八年辞得意之职,欣然回国,乡人奇之。曰:数千新元之月资岂可夺吾心,数百方里之方圆岂可缚吾手足;新国,吾所喜也,祖国,吾所爱也,见证祖国之崛起,吾三生之所幸也!果其然,冰灾震灾、八月奥运,皆百年不遇,令张女荡气回肠。二千零九年参与十一建国六十周年之阅兵大典,张女爱国情操更高昂。因其海归之身,媒体争相奉为爱国典范。

      新国博客得悉,竟为文袭张女,疑其忠诚者有之,吁褫其PR者亦有之。博客者,足不出户,臀不离席,弹指之间,可谤人于无声,伤人于千里之外。

      呜乎,新国人士向以“融入”为准绳,求诸新来乍到之移民,以致不口操新式英语不足示其融入,不数典忘宗不足示其融入,不日日作融入状,不足示其融入。融入二字几成紧箍咒,新之移民颇受折腾。

      吾尝闻世间有“岛国心态”之谓,犹言岛国子民惶惶不可终日,安全感不足,排外心有余,终养成偏狭之民族性。日本经济欲振乏力,已十余载矣,社会长期排外,有以致之。归国日侨,尚且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况乎非我族类。词章大家、电视名嘴李敖每言及东瀛岛国,必称之“小日本”,实乃高见。岛国心态者自小其格局,自小其视野,自小其胸襟,虽日本犹不免自食其果,小小新国慎之、戒之!

      嗟乎,新国博客自视忠良,责人爱国。爱国岂有专利,岛国心态,莫甚于此。走笔至此,不禁掷笔三叹!欷噓良久,不能自已。

    后记:

      像我这一代的人,当记得旧新加坡的一道风景线。以前普遍见到咖啡店外一面墙是印度人经营小买卖的档口,从糖果饼干、儿童玩具到日用杂物,什么都卖。档主长年到头,下身就是一条白色沙笼,晚上就睡在档口上,他们省住省吃省穿,为的就是把从这小档口挣来的一点钱寄回印度乡下,养家活口。他们的刻苦耐劳精神叫人肃然起敬,从来没有人说他们应该回印度老家。

      像我这一代的人,更当记得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许多人的上一代常为中国家乡的亲人寄衣物、汇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邓小平打开中国门户,到中国借旅游回乡下的人也多了,下乡探亲的人经常得准备一笔不小的钱去派红包,送些电器礼品自不在话下,那年头不少人探了亲回来,几乎就是剩下身上所穿的一套衣服,空手而归,但心里却是承载着满满的亲情;再过十年后,从“乡下”探亲回来的人则欣喜的报告,现在乡亲们已不要他们的钱了,乡亲家里的电视机比他们家里还多还大。这似乎不是很远的事,但却是新一代国人所感到陌生的。上上一代人对中国的乡土情怀构成了新加坡人文素质的一部分,只可惜年轻一代与中国上上一代的亲情几乎已不复存在。

      然而新一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却又重新带来了新一波的中国人际关系和人脉网络,这对新加坡是一项宝贵的资产,我们当鼓励他们时时回去其祖国看看,保持与祖国的联系。“饮水思源”、 “慎终追远”跟爱国主义并没有矛盾。我们要新加坡人“身在海外,心系祖国”,说的是同一回事。

      网上攻击张元元参加中国国庆大阅兵的言论不值得一驳,故作此戏文,为张女士明其志,为国人立榜样。

    转载自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l/yl091017_011.shtml

    ReplyDelete
  9. 今早读过了。。。。她也成了新闻人物了。。。

    ReplyDelete
  10. 有什么意见,share一下咧...

    ReplyDelete
  11. i think the world is getting small...it becomes a multiple country permit problem... spore is a small country, slowing down in the birth rate, and demand progress and grow. a lot outsider treat it as a transition country, learning ground...

    everyone thinks..moon is always rounded than their mother-land.....but everyone have memory, who keeps their survive...and wish nostalgia is always better....

    ReplyDelete
  12. yes of course. they organise this recording singapore using photograph as a medium every last day of the year since 2002. it is their 8 yrs organising end of this year. this is a way to collectively record a memories of singapore as sg is changing v fast n people use to forget where they r from. u could add them as friend n they will send updates nearer to the date of event.

    ReplyDelete
  13. 从张元元事件看融入与开放
    (2009-10-30)
    社论 2009年10月30日

    最近,拥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国公民张元元参加中国国庆检阅礼引发的争论,以及由此衍生的新移民的效忠、认同、融入等问题,成了本地舆论关注的焦点。

      针对张元元事件,国务资政吴作栋前天趁着在福建省的祖籍探亲之便,通过本地媒体表达了他的看法。吴资政认为,张元元只是新加坡永久居民,还不是公民,而身为一名中国年轻人,张元元能参加祖国60周年国庆的检阅礼是极为光荣的事,所以她的选择并没有错。

      吴资政对张元元事件及其衍生议题发表意见,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新加坡政府不反对并非公民的永久居民对祖国的效忠;二、新加坡政府不赞成已归化为新加坡公民的新移民继续效忠其原属国;三、新加坡政府不主张已经归化成为新加坡公民的新移民必须与原属国切断关系;四、新加坡一直都是个移民社会。

      虽然吴资政并非通过正式声明来发表看法,但是以其在新加坡内阁排名第二的国务资政的特殊身份,而且是在外访期间对此发表意见,应可视为新加坡政府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官方立场。

      其实,虽然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却是中国公民的张元元,因为参加中国国庆检阅礼而受到一些新加坡人抨击,甚至质疑她对新加坡的忠诚,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因为中国才是她的效忠对象,并不是新加坡。

      为什么部分新加坡人会对张元元事件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还迁怒到整个新移民群体,包括已归化入籍的新移民,相信多少是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加坡近两年的经济表现大不如前有关。

      回顾世界历史不难发现,高失业率和经济不景时期,是右派和极右派扩充势力的绝佳机会,本土工人的不满情绪很容易被鼓动,造成他们仇外甚至对移民诉诸暴力。

      新加坡的情况当然没有这么严重,因为我们的经济还不至于太差,而且有个贤明的好政府,也没有不负责任的政客。但是部分新加坡人对待张元元事件及其衍生议题的非理性态度,确实是过了头。若是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对于新加坡这个开放才能发展,封闭必定落后的小国而言,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吴资政适时地表明政府对新移民问题的立场,无疑是正确的。这也有助于廓清一些误以为新加坡已经不再欢迎新移民的疑虑。

      诚如吴资政所言,我国的生育率偏低,单靠新加坡人本身,今后的人口不会增长,而新加坡经济今后若要取得至少4%至5%的增长,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而这只能靠新移民来补充。换言之,除非新加坡人愿意接受经济停滞不前的未来,否则就必须伸开双手欢迎新移民,与新移民一起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美好的明日新加坡。

      在这个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新加坡人必须抛弃狭隘的心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新移民,诚心地协助他们更快地融入新加坡社会。

      一个巴掌拍不响,融入也不应该是单向的。如果新加坡人能在协助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会的过程中,逆向融入到新移民社群当中,尝试去接受他们带来的、不同于新加坡本土的新文化、新生活方式,就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大融合。

    转载自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l/sl091030_001_1.shtml

    ReplyDelete
  14. 终于有人出来为这件事情定调了。

    ReplyDelete
  15. 新老之争,所争何事?
    (2009-10-31)

    ● 严孟达
    漫步

      吴资政的三点提示,有为这次的争论起定音的作用。美国、澳洲等直到今天都还被普遍视为移民国家,那我们建国方44年,要否认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确也不容易。而且我国还在接受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移民社会的特征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渐趋淡薄。
     
    张元元事件所引起的讨论似乎欲罢不能,一直出现“下回分解”,最新一回是“吴资政泉州访祖屋,既问乡情亦谈国事”。国务资政吴作栋说“张元元的选择没有错,身为一名中国年轻人,能够参加祖国60周年国庆的检阅礼是极为光荣的事。更何况张元元只是新加坡永久居民,还不是新加坡公民”,这一段表态昨天在中国国内网站上广为转载。

      吴资政福建之行,星期三行到了泉州市永春县吴岭村的祖乡。这是他第一次“回去”,回祖乡探访参观的原因之一,据他说是因为新加坡近日掀起了一股针对新移民的热烈讨论,他觉得此行有助于把这个课题“概念化”。“当然,这也因为我的祖乡刚好是在前往泉州的路上。”

      他对张元元报效祖国之举的最大肯定,不在于他的那段谈话,而在于他的返乡探亲行动。如此不算低调的返乡行动,在他还是新加坡总理任内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就算是“顺道”也未必方便。

      但是,新加坡部长到中国下乡访问,已有先例,如外交部长杨荣文到潮州家乡参加祭祖仪式也曾公开报道过,我国政治人物回乡寻根问祖,已经不再是那么敏感的一件事。这年头的确不同了,已是个资金和人才流动的时代。何况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更标榜国际化,而移民社会的特征是开放型,有包容心(有容乃大)、有进取心(不进则退)。

      吴资政指出国人必须意识到三点:第一,新加坡人其实都是移民,无论是自己或先辈,都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印尼、中国等国;第二,我国需要另一波的新移民,因为我国的生育率偏低;第三,除了欢迎新移民,也必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减少他们与新加坡人的磨擦。

      他的三点提示,有为这次的争论起定音的作用。美国、澳洲等直到今天都还被普遍视为移民国家,那我们建国方44年,要否认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确也不容易。而且我国还在接受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移民社会的特征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渐趋淡薄。

      这里新添的移民社会的特征,可以看到的是饮食文化更加丰富,两三年前看到的是火锅一条街,现在已是两条街、三条街;可以听到的是不同腔调的普通话,现在国人听多了也逐渐习惯了;可以感受到的是社会增添了活力,艺术和文化活动更加蓬勃,连华人宗乡会馆也像是吃了补药,突然“年轻”起来,事因增添了年轻的外来生力军。

      早报言论版上也热闹不少。由新移民引起的争论,此起彼伏,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脑力激荡”。一个完全没有争论的社会,人们的脑袋也会发霉。

      天府会副会长杨建伟在早报发表文章,全面阐述了“多听、少说、欣赏、称赞”的观点,称之为新移民融入的四项基本原则。杨先生是新移民过来人,总结自身经验,提出了“杨四项”,原是出自好意,不料却引起另一名新移民作者张惠雯颇为强烈的反应。她说:“我们没什么好感恩戴德的,更不认为老移民就是我们的主人”。土生土长,“从未移民”的新加坡人吴大地则对自己被称为“老移民”的说法,感到“生气”。

      我可以理解吴大地之所以“生气”的原因,但我要从另一个轻松的角度来看这个新老之争。

      已经入籍新加坡的年轻夫妇如果仍自视为新移民,而把这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视为老移民,则他们在这里出世的下一代,新加坡制造的土生产品,反倒是“老移民”了。  

    转载自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l/yl091031_011_1.shtml

    ReplyDelete
  16. 真的也有人认为是定音作用。

    ReplyDelete